全國範圍內各大平臺。
不僅是微博,還有其它傳播平臺,各個內容生產者們。
都開始撰寫關於這部電影的文章。
大家一水的誇《暴抑》,很多人是直言不諱地說,這部片子是能衝擊奧斯卡的級別。
然後,慢慢的。
當有人在網上發表針對這部片子不好的言論時,就會有很多人在後面回上一句:懂電影嗎?你。
這麼好的片子,你不會看嗎?沒長眼睛嗎?
誠然,《暴抑》是一部誠意很重的電影,但對於觀眾來說,每一個人眼裡都有一個哈姆雷特。
你不能強迫別人去喜歡你喜歡的東西。
也不能在別人發表言論的時候,在背後猛烈抨擊他。
也是因為這事兒,《暴抑》的路人緣已經開始飛快下降了。
也是首映當天。
網上開始有人說,《暴抑》裡面的很多元素不符合現在這些中小學生對於一些好的價值觀的成長。
諸如電影情節裡。
有男生喜歡女生,然後公然叫一群人打她,在背後英雄救美的情節。
被某位教育專家痛批:世風日下,人心不古。
說這種手段會教壞小孩子。
然後還有人針對黑道大哥楊帆,把宋暖,王興他們販賣靈魂好不容易容易掙到的錢,剝削的情節。
說這是醜化行業。
反正林林總總的,有這些事情出來之後,緊跟著就有很多人在後面痛批。
所以也就不到一天時間。
《暴抑》就從風頭正盛的優質電影,淪落成了很多大V們反駁的問題電影。
說實話。
和校園暴力比起來,網路暴力的影響更為巨大,範圍更廣。
所以當這股風潮刮起來的時候,很多人就會是條件反射的就改了口。
說得不好聽一些。
很多人其實就是跟著一股風。
他們可以在別人誇《暴抑》的時候跟著一起誇。然後在別人諷刺它的時候。
跟著一起痛批!
也是因為這事,當天晚上的那幾個場次,《暴抑》原本維持的不錯的票房,竟然直接被拖下水。
本來供不應求的電影,到了下午四點之後,竟然開始出現了空座現象。
然後《暴抑》團隊這邊,也接到了院線那邊的電話。
說觀眾群情激憤,要退票。
退票的兩個字,對於姜導的殺傷力還是比較大的。
雖說當初的打賭事件。
因為陳木的退出而落下帷幕。
不過就現如今,他們的電影是有可能大爆的。
影片票房破億,其實也不是沒有可能,現如今藉著這股風潮,他們完全可以扶搖之上。
但這個時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