像這樣的地點,其實並不止一處。
因為火星的地核,雖然對比起它的身軀,並不值一提。
但是要知道,火星的直徑有6679公里。
哪怕火星地核的直徑就只有火星直徑的二十分之一,那也是直徑三百公里的龐然大物,表面積更是高達一百多萬平方公里。
顯然區區一處符陣,就像一顆稍微大一點的塵埃,別說控制了,就算是對這樣的龐然大物稍加影響,都不可能。
所以在楊青的設計中,這樣的符陣滲入地點,一共有九十處,選擇的位置都是幾乎沒有障礙,岩漿或者地幔物質流動不那麼激烈的地方。
得益於靈氣的高效率,落在火星地核上面,完全展開的符陣,範圍相當巨大。
一個符陣的影響面積差不多隻有幾百平方公里,與地核的表面積相去甚遠。
不過等所有的符陣都展開,並且相互勾連起來以後,影響的面積會瞬間增加上百倍,像一道漁網一樣,直接把地核包裹起來。
包裹整個地核,只要十處符陣就已經足夠了,之所以會有九十處,完全就是冗餘設計,以免某處的符陣失效,導致任務失敗。
符陣勾連起來,會自動在地核的表面,甚至內部,刻畫符文,從而達到掌控地核的目的。
畢竟從嚴格意義上來說,火星已經是一個死去的星球了。
或許在幾十億年以前,火星上面也是生命繁盛,但是幾十億年以後的今天,它正在死去。
現在經過楊青以小行星撞擊,重新讓火星活躍起來。
但是這種基於外力的刺激,終究不是長久之道。
符陣刻畫的符文,其實並沒有特別的意義。
但是在必要的時候,楊青就可以透過這樣的符文,為火星的地核,加註靈氣。
靈氣在這個靈氣枯竭的世界,根本不需要擔心不能融合的問題,這世界上所有的物質,根本就是來者不拒。
之所以不在第一時間,給火星地核加註靈氣。
完全就是因為要想讓火星地核吃飽,需要的靈氣數量也是海量存在。
按照小嬡的推算,差不多太陽一年輻射到藍星的能量,全部轉化成為靈氣,才能勉強夠地核的吸收。
所以說不是楊青不想,而是做不到。
如果說不讓地核吃飽,只少量注入靈氣,那麼地核中的物質,恐怕會發生某種變化。
這種變化不知是好是壞,但是楊青卻賭不起,只能先把火星地核控制起來,等到靈氣足夠充裕的時候,在進行加註,至少這種控制他還有一定的把握。
並且巨型符陣,還有著更多的用途
這樣巨型的符陣不僅威力更大,還因為能夠把地核的熱能轉換成為靈氣,從而持續更長的時間。
自然楊青也不知道這樣的轉換能夠持續多長的時間,畢竟這裡是靈氣缺乏的火星,太陽系,而不是靈氣濃厚的洪荒,也從來沒有機會做類似的實驗。
總之他們繞著火星轉了一大圈,花費了數個小時的時間,才算把就是個符陣完全安放完畢。
之所以會如此便捷,完全是因為他們的便捷式飛行器,飛行速度高達數十倍藍星音速,可以在一個小時以內,逛遍整個火星表面。
而飛行器上面幾個人的身體素質,更快的加速度都可以承受,而不需要機體進行緩衝。
至於在火星表面開洞,就更簡單了。
火星外空間的大型宇宙飛船,裡面的大型聚變反應堆更是擁有著澎湃的動力,給火星開窗,也不過只是牛刀小試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