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二一九 3D列印 (1 / 2)

而在月球上面,特殊的環境下,其實人類並不能成為建設的主力。

雖然低重力環境,對於人的影響不大,可是沒有空氣的真空環境,讓想要在這個環境下活動的碳基生物,必須要穿上厚重的宇航服不可。

就算是楊青弄出來,輕鬆款的宇航服,沒有他和趙予熙這樣的蛻變過的身體,也很難運用自如。

所以月球的建設,以機器人為主,也是確鑿無疑的了。

未來人類在月球上面的居住地,應該就是一個個類似月宮基地的封閉體系。

就像一個個小城,透過真空管道進行連線,在藍星上,幾乎不可能實現的,時速達到四千公里的真空管道運輸,在這裡,似乎有了實現的可能。

其實按照楊青的改造計劃,他本來是準備,按照洪荒改造小位面的辦法,為月球增加重力,增加防護罩,從而讓月球表面,充滿空氣,實現和藍星近乎一致的環境。

不過現在看看來,似乎讓月球保持真空狀態,更符合實際,至少進行各種礦物冶煉,卻更加方便。

月球的元素,是與藍星的地殼相近的,一臺金屬冶煉爐,就可以得到氧氣,氮氣,氯氣,二氧化碳等等的氣體,自然也少不了鉀,鈉,鋁,鐵,銅等金屬。

雖然以月球的環境,分離出來的氣體也好,金屬元素也好,都含有大量的放射性同位素,不過把這些放射性同位素分離出去以後,剩下的東西,依然是極有益的補充,尤其是那些氧氣和氮氣,就算是二氧化碳,也是極其優異的肥料。

隨著金屬冶煉爐的正式工作,從鈦鐵礦還有金紅石礦挖過來,經過切割後,變成儘可能小的碎塊後,就被直接填進了冶煉爐裡面。

並不是楊青不打算把這些礦物,像是藍星一樣,粉碎成為礦粉,而是這裡面,含有大量的單質鐵成分。

儘管這樣的單質鐵,生成的環境不同,肯定有著無數的雜質,軟硬不一,各種指標一塌糊塗,但是畢竟是金屬,擁有著一定的強度還有延展性,普通的粉碎機,根本難以把它們粉碎,所以只能退而求其次,切成小塊。

反正火焰符陣的加熱方式,有些類似於中頻爐的加熱,都在在金屬的內部就開始加熱,所以物料的大小,對於它們的熔化,影響並不大。

不過自然比不上礦粉熔化速度快,只是楊青使用的是火焰符陣,是一種符合符陣,疊加得越多,溫度就越高。

最重要的是,這東西疊加到了極致,甚至可以達到幾億度的高溫,用來熔化礦石,再恰當不過了。

如果不考慮那些沸點較低的化合物,它能一下子把溫度升高到五千度以上。

這樣的金屬提煉爐,不是一個,而是數十上百個,來自礦場的原礦,就被挖掘出來,然後用卡車運過來,透過傳送帶,送到裡面,被分門別類,變成純淨的鋁,鐵,銅還有最重要的鈦。

蒸汽凝結成的金屬顆粒,雖然也是一大堆,純度也是極為驚人,但是因為簡單凝結的緣故,呈現出一種海綿狀。

不過形狀關係不大,配比才重要。

七成的鐵,還有兩成的鈦,以及一成的鋁,按照質量比融合在一起,就形成了全新的鈦鐵鋁合金。

這種合金可以承受接近絕對零度的低溫,而強度不會大變,零上五百度,才會發生軟化現象,比起一般的純粹鈦合金,還要強上一些。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