壓世家!
開學府!
探山海!
面對前所未有之大變局,燕皇運籌帷幄迅速應對,在‘星門’、‘星石’、‘山海界’、‘靈氣復甦’、‘武道崛起’這樣的千古未有之大變局中,燕皇能維持大燕十五州的表面穩定,能讓一國在穩定中逐步強大,逐步探索山海界,能鎮壓世家、門派,朝廷獨尊,這其中的能耐,即使是閻闖身處劍州之遠,也不得不讚嘆一聲‘雄才大略’。
而田靖!
他早早入朝為官,入職‘行人司’,監察天下,對大燕的情況、對燕皇的才略更是看的清清楚楚。
被其折服,這也正常。
念及此,閻闖沖田靖笑道:“那就請三哥代小弟謝過陛下。”
三頭六臂。
甲子太歲。
這兩駕神武確實誘人,先收下,燕皇的這份情誼今後再報。
至於田靖這邊,在蒼山論劍之前,田靖提前為閻闖蒐羅此次論劍選手的最詳盡的資料,閻闖看過,這才能夠在論劍期間對一位位選手瞭如指掌,這才能夠在蒼山論劍中收穫更多。
這也是一份情誼。
閻闖收下神武,緊接著從懷中掏出兩卷秘籍:“三哥,這裡兩門武藝,一是小弟曾在蒼山論劍中施展的《梯雲縱》,其注重身法的輕靈,不以步法多變來迷惑對手,要旨是身形輕巧,高低進退自如。二是《倚天屠龍功》,這是我在‘地下城’一處小天地中觀摩得來,反覆觀摩、書寫‘武林至尊,寶刀屠龍,號令天下,莫敢不從,倚天不出,誰與爭鋒’這二十四個大字,演化出一套極高明的武功,每一字包含數招變化。筆劃多的不覺其繁,筆劃少的不見其陋,其縮也凝重,似尺蠖之屈,其縱也險勁,如狡兔之脫,淋漓酣暢,雄渾剛健。三哥書法精湛,這門功夫想來再合適不過。”
《武當梯雲縱》!
《倚天屠龍功》!
這兩門皆為武當絕學,張翠山曾在王盤山技驚謝遜,絕不差了。
大燕雖絕學不會少,田靖作為根正苗紅的官方先天,想來燕皇更不會吝嗇,諸多絕學只會任憑田靖觀摩、修習,但在閻闖觀來,透過《教學相長》,他發現田靖修煉的多門絕學的造詣都只在五六七境之間,顯然不大契合。
於是,根據田靖的性格、特點、特長,為他獨創《倚天屠龍功》,再加上《梯雲縱》,也都適合田靖。
兩門契合己身的絕學,差不多可以還清田靖的情誼。
閻闖倒也不是真想跟田靖徹底撇開關係,只不過,他今日看清田靖是堅實的‘保皇黨’,而他前世民主自由,講究的是搬走三座大山,燕皇待他好,他日後可以報答,可以當做長輩恭敬,可要是讓他俯首帖耳、俯首稱臣、唯命是從、吾皇萬歲,閻闖做不到。
日後若因為燕皇強項而發生衝突,閻闖猜測田靖多半會站在燕皇那邊而不是他這個小兄弟這裡。
所以,這兩門絕學,原本就是為田靖準備,但出發點卻是單純想著這位三哥更好,可現在給出,更多的卻是還情。
田靖執掌行人司,人情練達,隱約能看出閻闖前後細微變化,但他身處與成長的環境,從小到大的三觀、理念,都讓他無法理解閻闖為何如此。
“多謝賢弟。”田靖不做多想,衝閻闖笑笑,收下絕學。
……
田靖生在大燕長在大燕,燕皇英明神武,田靖忠君愛國,這沒問題,值得稱頌。
而閻闖生在新社會長在新社會,死後才來的大燕,對封建君臣的這一套不感冒,這也沒問題。
三觀!
立場!
根本不同,僅此而已。
當然——
“燕皇英明。”
“只要日後不倒行逆施,不對我頤指氣使、不將我視作臣子、奴才對待,我依然尊敬他、愛護他。”
閻闖的想法,也僅此而已。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