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這一次跟隨閻闖在‘劍州大比’拿了第一,各類獎賞不少,其中就有足足價值五萬兩白銀的秘藥,他們兩個一人分個七八千,差不多就夠修成一品、二品。
那時。
倚仗拳法精妙,實力也不會弱。
別說充當替補隊員,就是正式、首發,也都夠格。
但是——
……
“錦鵬、玉堂。”
“你們既已破限,於習武、拳法一途,也算小有成就。”
“但雛鷹終須經歷磨礪才能成為遨遊天際的蒼鷹,一直跟著為師難有太大成就。”
閻闖從陳澤處回來後,找來俞錦鵬、金玉堂,“此次‘蒼山論劍’你們就不要去,不必參加。酸棗山百花宮旁,有一洞窟,內裡有一‘星門雛形’,通往山海界,你們師兄弟二人可以結伴過去見識一番,闖蕩一番。讀萬卷書,練百年拳,都不如行萬里路。破限之後,這個階段,出去看一看,獨自闖一闖,比你們一直跟著我更有意義。”
事實上。
前往蒼山的這一路。
包括‘蒼山論劍’的大場面。
這都是增長見聞的難得機會。
但閻闖也要去蒼山,閻闖也要參加‘蒼山論劍’,兩個徒弟跟在他這個師父屁股後頭,永遠難做主,心態不會改變,有了依賴,就永遠難出頭。
索性——
“不去蒼山!”
“不參加論劍!”
“你們去山海界,與人一同也好,比如形意門門主羅毅,他馬上也要去山海界。單槍匹馬也成,山海界雖說兇險,但破限之後,自保的能力還是有的。”
閻闖教徒,不願將人圈在身邊一直帶著如同附庸、掛件一般,真要成才、成大才,還得放出去,百般磨礪,百鍊方成才!
……
俞錦鵬、金玉堂被閻闖打發走了。
閻闖連線下來三天即將宣講‘形意拳’的時間都沒留給他們。
這兩人時時刻刻跟在閻闖身邊,不差這三天聽講。
他們離去。
早去山海界,在外磨礪、見識,行萬里路、領略異域風采的同時,‘太極拳’也好,‘八極拳’也罷,亦或是‘混元功’,都能有極大的長進,都能有更多的感悟,而且不是從閻闖處得來,是從外而來,很可能是全新的,甚至是截然不同的。
這樣,等他們歸來,等到他們跟閻闖再相聚,閻闖再跟他們講武,《教學相長》反饋回來的思考就越新鮮、越有啟發,對閻闖的幫助也就越大。
不止是閻闖。
俞錦鵬、金玉堂也一樣。
他們在外,遊子歸來,積攢的一切困惑、一切疑難雜症,幾經鑽磨,自身在鑽磨的過程中也會有別樣的收穫,往往失之東隅收之桑榆,會有意想不到的發散,在這樣的基礎上,再來聽閻闖講武,必定也有不一般的效果。
聚是一團火!
散是滿天星!
有鑑於閻闖坐擁‘紫霄宮’這樣的寶物,最適合的就是這種‘平日散養、定期歸籠’的教學方式。
不說其他。
就是道祖鴻鈞,曾在‘紫霄宮’中三次講道,每一次不也是間隔許久?
閻闖的‘紫霄宮’與道祖道場同名,就連講道、教學方式,也有異曲同工之妙。
“是我領悟太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