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戰!”
“生死廝殺!”
“人在戰鬥時,在面臨生死的時候,精氣神攀升到極致,心間靈光綻放,越戰越強,越戰越勇,就有望證道先天!”
“一場場生死搏殺,距離先天就更進一步。”
“只要不死!”
“終成先天!”
實戰!廝殺!生死危機!這是班仙佛最篤定的‘證道路線’。
這也的確是一條極有希望的證道方式,例如在蒼山論劍中率先向先天發起衝擊的施青柯——
“施青柯就是藉助白骨幡中白骨林的壓迫,嘗試突破。”
“但他失敗了。”
“班某事後想過,猜測他失敗的原因大概有這幾點——”
“一是壓力不夠,白骨林雖強,可畢竟個體實力不強,給人帶來的壓迫力有限。”
“二是危機感不足,蒼山論劍終歸是擂臺比武,施青柯即使衝擊先天失敗最多也就是修為倒退而不會有死亡的危險,危機不夠。”
“三是底蘊不足,想在實戰中突破,自身底子也不能太差,否則就是純粹賭博。”
班仙佛看上去莽夫一個,阿鼻刀在手,只知道殺殺殺,但沒想到居然也有細膩的一面,居然也會分析總結,而且分析的總結的還真有模有樣。
的確!
施青柯的路線其實跟班仙佛崇尚的‘實戰證道’是一條路子,但班仙佛總結,‘實戰證道’的要點在於‘生死之間’,在於生死壓迫之下的‘精氣神’的巔峰爆發。
施青柯要是換一個環境,換一個對手,心態也就改換,說不定還真有望一舉突破。
但可惜,他選錯了地點,選錯了對手——
天時地利人和!
施青柯全都不佔,如何能證道?
因此,在班仙佛眼中,施青柯從一開始露出要衝擊先天的苗頭的時候,就已經判定他失敗了!
……
班仙佛跟魏靈珊的理念相似卻又有著本質的不同。
魏靈珊的想法其實跟鹿玉如更接近:“廝殺有風險,一場場生死戰,誰知道是先證道還是先戰死?”
鹿玉如不認可班仙佛。
但對魏靈珊所說的組隊探索‘地下城’卻很心動:“陳先天參悟【江關煙雨碑】而頓悟,立地證道,成就先天。我們進入‘地下城’,不必一心廝殺,完全可以尋找類似於‘煙雨碑’這樣的寶物進行參悟,一朝頓悟,比廝殺一百場一千場都要管用!”
班仙佛崇尚‘實戰證道’。
鹿玉如則更偏向‘頓悟證道’。
這一方式其實可遇不可求,但縱觀《天榜》宗師,絕大部分幾乎都是頓悟而成先天。
遠的不說,就說近的——
例如陳澤。
例如江邊柳。
他們都能算作‘頓悟證道’。
江邊柳鑽研拳法一生,積累深厚,在得到閻闖的‘形意拳’手稿後,一朝頓悟,證道先天。
陳澤就更變態,他得閻闖相助,絕對專注,參悟【煙雨碑】整整七天,機緣造化,證道先天。
這也是頓悟。
鹿玉如修習‘三大劍’,她立志要將三劍合一,創出《三分天劍》,其實為的就是在劍法創出的那一剎那間的頓悟昇華,一舉衝破重重桎梏,從而證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