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靜一動!
四人在各自絕學上的進步更加神速。
他們所修的絕學本就是閻闖為他們量身定做,原本就極為契合,修行參悟事半功倍,再加上《教學相長》所提升的75%理解效率,更是一點就通,快的沒邊,進度之迅猛,讓王正一、陳澤、王格、傅雲展四人自己都為之震驚。
四人賣力!
不斷進步!
這一次有彭法年為他們喂招,給他們搭手,又有別樣收穫。
但閻闖也不是白嫖彭法年,這位‘鐵火判官’上臺來虛心請教,閻闖也不吝嗇,將他對《打穴十二功》的理解,以及結合自身《一陽指》包括他透過《教學相長》從其他天驕以及天上宗師處所得來的所有有關指法、點穴等等方面的思考與感悟,整理、梳理之後,也都因材施教、全無保留的說給彭法年——
“我在床上眠,似人立我前,思他手足動,我用推與牽;我在途中行,似人與我爭,儼然他手發,我手不留情;我在筵前食,似人與我敵,恍然他手來,我手思逼吸;我與人共談,恐人即粘殘,我心先防著,人來難上難。”
“打穴十二功!”
“想要堪至化境,須得做到內外合一,心動形隨,式斷氣連。如何去做?就在日時的寢食談行中!”
“吞身如菏縮,吐手若蛇奔,股撞隨風入,輕重左右分。浮如雲出釉,沉如石投江,左右常顧,坐腿把陰藏,發力講驚馳崩抖,手到腳到氣到聲到。”
“《打穴十二功》名為‘指法’,但又不能拘泥於指法。”
“看好了!”
“刺、攔、拿、挑、劈、絞、崩!”
“槍法化指法!”
“當有意想不到、匪夷所思之威力。”
……
彭法年聽的心曠神怡,只覺身體陣陣酥麻,說不出的酣暢淋漓,心頭一股慾望幾近噴薄實難壓制。
《打穴十二功》一向單傳,到他這裡已經是第三十一代傳人,前面三十傳人早就將《打穴十二功》鑽研、闡述的無比全面、無比精妙,一代更比一代強,彭法年原以為自己已經很難在前輩、祖師的基礎上再將《打穴十二功》練出什麼花兒。
但這一次,閻闖為他指明前路。
這位閻師傅雖說修為不濟,但在武學造詣上,卻能不落窠臼,往往會有意想不到的角度,講解武學、解析武藝,往往羚羊掛角無跡可尋,時而從槍法的角度剖析,時而又從劍法的角度剖析,一會兒聊到虛實,一會兒又說起剛柔。
總之。
全面!透徹!
極具靈性!靈得很!意想不到!
分明是閻闖一個人在講述、在指點,但給彭法年的感覺卻像是千百人七嘴八舌的在指指點點,各種觀點各種靈感層出不窮,這麼松這麼散原本應該亂七八糟,可閻闖講來,又被框在一個大的體系裡,自成體系,雜而不亂。
有些理論原本該是晦澀難懂。
可閻闖講來又多通透,全無疑難。
“方才我講《天罡劍法》以快著稱,其實也能吸收汲取化用在《打穴十二功》當中,汲取其中快速靈巧、敏捷多變、消身借力、因勢利導、閃化巧取、以巧取勝、不以力爭衡的特點。”
“功夫就是這樣。”
“要多看!”
“要多想!”
“進而取長補短,去蕪存菁,修煉武功的過程,也是在不斷糾錯不斷改進的過程,每一個習武之人,一開始是學習者,但到了彭兄這個層次,就該從‘學習者’、‘傳承者’進階為‘開創者’、‘創造者’,要將所修的功法、功夫進行修改、加以創造,使之變成更加契合自己的功夫。”
“這是通往登峰造極境的必經之路。”
“再回到《打穴十二功》,結合彭兄如今的成就、路數,或許可以側重於著重偏門攻擊,快步搶攻,消身借力,在攻防上暗中出手,突然襲擊。”
“步法變換注重一個‘靈’字;乘招轉勢突出一個‘快’字!”
“勢勢相連,招招相連,猶如暴風驟雨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