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這一路,無論勝敗,閻闖的收穫其實都不差多少。
一場場惡戰,一場接一場講武不斷,聽講的要麼是不同州郡的學府精英,要麼是各大頂尖門派的高手、名宿。
這些人成長的環境不同,見識的武學不同,修煉的武功也不同,即便閻闖一字不改的講一門武藝,不同學府、不同門派的武人給他的反饋也多不相同。
各個方面!
各個角度!
藉助《教學相長》,閻闖成功將一身武藝再提升一個臺階。
武學造詣,狂飆突進!
這還僅是一方面。
另一方面——
“還是衍法!”
……
轟轟轟!
無名山中,亂石林立。
“喝!”
王正一吐氣開聲,兩手朝天,輪流拋擲一塊巨巖,兩塊各有千餘斤的巨石在他手中彷彿玩物一般,起起落落,輕輕鬆鬆。
一般人看熱鬧,只覺這人力氣大無邊,恰如霸王扛鼎。
但內行人看門道,就能看出,王正一拋擲這兩塊巨石時,一身勁力整合,不斷琢磨,包括手法,包括勁力,都在不斷變化。
這便是‘釋迦擲象功’!
“上部練力。”
“下部練巧。”
“王兄一身怪力,修煉這門神功果真是一騎絕塵,再契合不過!”
同修‘形意拳’時,哪怕是王正一最契合的‘鼉形’,都還差閻闖不少。
可這門‘釋迦擲象功’,閻闖本是創造者,又曾痛飲千餘斤猴兒酒,一身力氣猛漲,他修煉起來也堪稱神速。
但是跟王正一比起來,又差太多。
兩人現在如果單純以‘釋迦擲象功’對打,閻闖八成要輸。
“無論是氣力根本,亦或是對‘釋迦擲象功’的修煉、理解跟運用,我都被甩在身後。”
閻闖搖頭。
這就是天賦!
這就是武學契合度!
同樣是‘降龍十八掌’,在喬峰、洪七公、郭靖手中堪稱天下無敵,可到了史火龍、耶律齊等人手中,卻只能學成部分,練不成完整的十八掌。再到大武小武那樣的廢物手中,更是成了花花架子,空有招式,全無威力,根本是一竅不通。
‘釋迦擲象功’也一樣。
同樣是天才——
王正一修習此功,就是要比閻闖更強。
再如紫須派的徐月也是天驕,可如若讓她來修‘釋迦擲象功’,只怕更顯不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