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宮主拳腳無雙,今日有幸,劉某便先以拳腳請教。”劉奇峰將寶刀放在一旁,兩手抱拳:“餘自幼離家,得奇人傳授一門‘五行擒撲二十三式’,乃是那位前輩觀白蛇和喜鵲在嬉戲撩鬥,仿神龍與鳳凰相戲成趣,從而創出。這套拳法以五行生剋之理為依據,以養氣健身、制敵自衛為旨歸,講究尚意不尚力,貴化勁而不硬抗,辨位於分寸毫釐,制敵於擒撲封閉,動靜自如,心息相依,水流雲繞,莫測端倪。”
“閻宮主!”
“當心了!”
劉奇峰話音落,當時就來攻打閻闖。
砰砰砰!
閻闖進步搭手,與劉奇峰糾纏一處,拳來腳往,親自上手,很快就將劉奇峰的拳法路數看的清晰。
“拳勢柔和綿軟,多纏繞動作。”
“樁式穩沉,腰隨胯轉,兩手環抱,腳走弧線,演練如蛇之行,執行似蠶作螢,架勢緊湊,騰挪方寸之地。”
“抓筋拿脈。”
這‘五行禽撲二十三式’與其說是鬥戰拳法,倒更像是養生拳法,與閻闖先前所創‘五禽戲’,以及後來所創‘太極拳’頗有些相似。
“內外三合,節節貫通;任憑陰陽,身法中正。”
“意到氣到,氣隨意行;內外合一,神形兼備。”
“奇經八脈,暢流全身;五行擒撲,旨在養身。”
劉奇峰運使開來,拳氣合一,以意引氣,以內氣隨拳勢之變化而運轉周身,變化無窮,身心均受益。
以人觀拳!
以拳觀人!
只從這一門拳法,就能知曉,這劉奇峰心思細膩。
“剛柔相濟,剛藏於內,柔現於表,剛中有柔,柔中有剛,以柔韌之勁,連貫於整體之中。”
“不對不對!”
“打的不對!”
“剛柔!”
“動靜!”
“內氣執行時有動有靜,靜中有動,動中含靜,以靜制動,動靜結合,心意相依,集養生與拳術為一體。”
“內五行要合,外五行要順。”
“心息相依,任其自然。”
“劉兄,你還是沒悟。”
“你且看我——”
“輾轉繞環,環顧八方,分陰陽,定五行,踩八卦,穿九宮,使氣力之所到,架勢即隨之;架勢之所至,而氣力即注之。”
……
又來了!
場外,眾人瞧見,閻闖老毛病又犯,在半決賽這樣的重要場合,居然不想著制敵取勝,反而又在拳法上指點對手。
但不得不說,於拳法一道,閻闖著實太強。
根底太深厚。
劉奇峰已經不弱,劍州大比一路走來,即使小組賽也沒有讓他展露真正實力,直到現在,在閻闖逼迫下,‘五行擒撲二十三式’才完全全全的展露。
但相較於他的對手閻闖,劉奇峰的光芒又盡數被掩蓋。
場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