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如果被人以德報德、知恩圖報,心裡就別提有多舒坦。
曹珺此時就很舒坦。
她笑吟吟,看著閻闖打拳,看著閻闖教拳。
但是,在重力領域外,閻闖可不知道曹珺腦補這麼多,他專心打拳,專心教拳,教的不是曹珺,而是十三頭鐵臂猴——
……
“猴在動物中為最靈巧之物,有縱山跳澗飛身之靈,又有恍閃變化不測之巧。”
“‘猴形’以‘靈’鑄魂,以‘靈’刻藝,一切要以至徹至靈為出發點。”
“首要便是底功要‘靈’,底功即樁功,‘猴形’須主修‘三體式’中‘十大樁’之一‘渾元樁’,要在這門樁功中琢磨出‘剛勁’與‘柔勁’的變化,剛勁上過硬,柔勁上超脫,軟功也要融合在身,能夠在拳法使用上既輕又靈,既剛又柔,既巧又秀,隨心所欲地昇華拳法。”
“這才算基礎大成,才算‘猴形’有成。”
……
閻闖講‘猴形’,仍從基礎講起,從樁功講起,這一次講的是‘渾元樁’,講的是剛勁與柔勁的變化。
十三頭鐵臂猴一時半會兒當然聽不懂。
但沒關係。
一天兩天聽不懂。
三天四天聽不懂。
十天八天下來,總能有些思考,學到點名堂。
這是正常狀態。
若閻闖再以‘心得’加持鐵臂猴,幫助它們進入專注狀態,效果更加,教會‘渾元樁’,教會‘猴形’,希望大增。
他教拳不避人。
曹珺也在學。
“‘十二形’之‘猴形’,有封猴掛印之精,又有偷桃獻果之奇,有攀枝上樹之巧,又有登枝墜枝之力和展轉騰挪神機莫測之妙。”
“心神安靜,形色純正,身體輕便靈敏,快利旋轉如風,方才不失‘猴形’之本意。”
“不是飛仙體自輕,若閃若電令人驚,看它一身無定勢,縱山跳澗一片靈!”
“靈!”
“還是一個靈字!”
“練‘猴形’,樁功要‘靈’,實戰更要‘靈’!”
……
從樁功到實戰。
閻闖不斷講‘猴形’,曹珺才僅二十出頭就已經是五品破限,她本就是天驕,這時再聽閻闖講拳,只覺鞭辟入裡,哪怕是第一次聽講,哪怕只聽一遍,都覺得無比通透,說不出的暢快。
曹珺當然不知道,這是幾方面綜合的結果——
一來當然是她自身領悟力強,天資悟性都是一等,更容易聽懂。
二來則是閻闖對‘猴形’的理解透徹、造詣高深。
三是閻闖的講拳功底過人,能深入淺出,將‘猴形’剖析的更加透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