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被閻闖指點後,‘伏拳’又見前路,卻仍然遙遙無期!
……
虎豹雷音?
什麼虎豹雷音?
閻闖完全沒理會。
他在打拳!
半步崩拳!
崩勁、壓勁、裹勁、撲勁、抖勁、踏勁,都在拳中。
又有頂、擰、磨、翻、蹬、猛、順、透八種混合勁,錯綜複雜。
‘崩拳’下限低,直拳而已。
但上限卻高的嚇人。
特別是結合在‘五行拳’結合在‘形意拳’中。
“那是——”
“大成拳!”
“浮雲樁?!”
王寬跟簡蓉始終看著閻闖,他們看到,閻闖在打拳時,在打半步崩拳時,始終有一樁功貫穿,跟廣陵學府十八家廣傳拳法中,顧勝燕所修習的‘大成拳’中的根本樁功‘浮雲樁’極為相似。
神似形不似!
似像似不像!
總之。
怪異。
二人不敢確定。
唯有閻闖清楚——
“三體式!”
“浮雲樁!”
萬變不離三體式!
‘三體式’中,有‘十大樁’,乃是閻闖從百家拳法的各式樁功中總結歸納,並結合‘形意拳’、‘三體式’的拳理,整理轉化而來。
而這‘浮雲樁’——
沒錯!
二老看的沒錯,正是從‘大成拳’而來!
“彷彿起雲端,身如繩吊系!”
‘浮雲樁’之‘浮雲’二字,非指飄浮無定、虛無飄渺、輕浮無實、隨風飄擺之意,是指松、靜、靈、騰的內意,有氣勢豪雄達於雲端、沖天立地、挺拔、撐擰、頂項神充之意,其有居高臨下蓋、壓、欺、迫的氣勢。
而閻闖在此基礎上,經過‘形意拳’與‘三體式’的拳理指導,又賦予‘浮雲樁’更多內含,他這‘三體式之浮雲樁’,內意要以神浩、意真、撐圓、勢滿,內與外連、注敵有蓄而為方可。
要求手連於身、身統於神、意中含敵、前後有撐分、抱合,上下有高低、反側,左右有旋擰、翻卷內意、勁力之含,神藐眼前之敵、意注內求外連、形具實用之蓄、力含諸則之用、氣達全身充沛、心備豪雄果敢、目如電光透瞻、勢有飛浮之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