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闖先將藏經閣中的數以百計的拳譜從高深到粗淺,一一看過,一門不落,在腦海中留下一個初步的印象。
之後又將各家拳法擺在一處,相互印證,總結歸納。
然後再針對性的翻看前輩高人對相應拳法的解析跟心得。
一步步!
不斷推進!
不斷加深!
閻闖就如同一塊海綿,不斷吸收著水分,越來越充實。
看書的同時,閻闖也在思考——
思考‘易筋經’。
思考‘形意拳’。
“易筋經!”
“內壯神勇、外壯神力!”
“從骨中生出神力,久久加功,其臂、腕、指、掌,迥異尋常,以意努之,硬如鐵石,並其指可貫牛腹,側其掌可斷牛頭。”
“‘易筋經’修煉的,不應該只是‘筋’,而是以‘筋’為起始,對‘骨’、‘肉’、‘皮’等系統的修煉!”
“圜一身之脈絡,系五臟之精神,周而不散,行而不斷,氣自內生,血從外潤。”
“心動而力發,一攢一放,自然而施,不覺其出而自出,如潮之漲,似雷之發。”
“氣血!”
“也該囊括在內!”
“易筋經,名為‘易筋’,實則無所不包,包羅永珍!”
閻闖翻看拳譜,順帶看過諸多功法,對‘易筋經’的研發自然而然的就生出更多思考——
【任務一:靈感+5】
易筋經!
靈感猛漲!
不止【任務一】。
不止‘易筋經’。
閻闖在藏經閣中主攻的是拳法,思考最多的不是‘易筋經’,而是‘形意拳’。
“三體式。”
“五行拳。”
“十二形。”
閻闖記得前世形意拳的大體框架,但他沒練過,對裡面的具體內容一概不知,他沒法照搬,只能根據這一世,根據大燕拳法,在前世‘形意拳’的框架上重新填充,根據自己的拳法造詣重新創造。
這不容易。
但閻闖有希望。
“三體式!”
“這是樁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