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如廣陵學府,比如太康學府,都是從這樣的‘星門雛形’發展起來,透過內院長老、宣武廳都事的氣血蘊養,透過學府一批又一批研習生的氣血孕育,最終‘星門’成型,可以出入一個名為‘山海界’的奇幻世界,獲取武學、獲取資源。”
“‘星門’成型後仍能繼續成長,學府中的高手越多,氣血越渾厚,星門的成長速度就越快。隨著星門的成長,每年可以進出的人次,可以攜帶物資的數,都會有相應提升。”
“朝廷布武十年,學府招收的農家子也不再少數,務農的人其實在逐年遞減,但天下十五州,卻沒聽說過缺糧的訊息。甚至,近年來,哪怕有旱災澇災,有州郡糧食減產乃至絕收,卻也沒有餓殍千里的慘事發生,你們以為是因為什麼?”
“無他!”
“山海界!”
“只因山海界中土地肥沃,糧食產量極高。透過星門在山海界中種糧、收糧,再反哺大燕,十五州便永無缺糧的危機!”
原來如此!
原來如此!
閻闖徹底通透。
他以往也曾想過,大燕布武,糧食的問題怎麼解決。但只是偶爾想想,沒有大資料的支撐,閻闖自己也沒那個閒工夫去調查,就不了了之,沒去深究。
此時聽了王寬給霍真的解釋,他才終於明白,或者說,他這時才反應過來、才想到這一茬。
山海界!
廣積糧!
這就是大燕布武的底氣所在。
但‘星門’存在‘量’的限制,可攜帶的物資都有限度,要供應大燕十五州的四萬萬百姓,需要的糧食堪稱海量。
千斤萬斤!
杯水車薪!
甚至十萬斤百萬斤,也只是九牛一毛。
四萬萬百姓,平均每人一年吃300斤糧食的話,一年就要吃掉1200億斤糧食。
四百二十學府!
平均每一座學府得從山海界中運出2.8億斤糧食,平均每天79萬斤。
這是天文數字!
當然——
“十五州一年的糧食產量也有不少,不可能所有糧食都從山海界獲取。”
“而且,除了四百二十學府的四百二十座星門之外,朝廷還掌握著不知具體數量、不知具體位置的其他星門。”
化整為零。
每一座星門,每一座學府,其實承擔的任務量並不多。
比如廣陵學府。
每年只需要上繳百萬斤即可,換算一下,也就10000石,也就500噸而已,灑灑水啦!
……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