閻闖指點向嶽施展‘屈法’,的確是應對他兇猛攻勢的好法子,但是,聽在向嶽耳中,落在別人耳中,就好似,閻闖是讓向嶽下跪!
這太侮辱!
向嶽哪肯相從,他一招‘分掌坐節’,結束腿法對抗,不再拘泥腿法腳法,終於展現出‘五祖鶴陽拳’的勇猛——
猛攻猛打,步伐沉穩有力,人如釘在臺上,一步一進,步步驚心。
“四點金落地!”
由於人體的重量靠兩隻腳支撐,而腳的支撐點主要是跟骨和蹠骨,人體雙腳的跟骨和蹠骨四個點,不論哪個點支撐不力,都將影響到人體重心的穩定性。‘五祖鶴陽拳’稱人體的這四個支撐點為“四點金落地”。
“四點金落地!”
“五指各朝天!”
“這是發勁時‘雷從地發’的基礎。”
“墓碑身!”
“十七點正!”
“注意了!”
“這是五祖鶴陽拳精髓‘搖身震胛’的前置——”
“向社首!”
“讓我見識見識你的‘搖身震胛’!”
閻闖提前道破向嶽的蓄勢。
“哼!”
“看透又如何,看你能不能破!”
軟如棉,粘如餈!
向嶽動真章——
連消帶打,以打反打,以硬擊軟,左右互換,迂迴遊走,虛實亂敵,順勢吞化!
擊技八法變幻無窮,但每一法都是以‘搖身震胛’為基礎。
“‘搖身震胛’使力從足底生,帶動腰、肩胛、左右輪動,傳遞到肘、腕、渾身發出一種彈勁而示勇猛之形。”
“將勁力由內而外,搖動身軀,上達肩胛,肩胛接續搖動之勢,將勁力擴充套件到手指末梢。”
啪!
閻闖解說到這裡,刻意去碰向嶽手指,硬碰硬,勁砰勁,手指果如金剛指。
閻闖領略,面上欣喜,“‘搖身震胛’在搖晃過程中,動作恍如牲口渡河後,抖潑身上的水滴,故而,又稱‘鶴震身’!”
“此種發勁法,是先柔後剛,發勁時不可用拙力,必須放鬆所有關節。搖身時,每一個關節都要接續地發勁,讓勁力透過的同時,把勁力加大,所以全身必須松而不軟,活而不僵。”
“這又跟‘字門拳’的‘松’有異曲同工之妙。”
瞧!
閻闖不但鞭辟入裡的講解著‘五祖鶴陽拳’的勁力精髓,將其根基所在,扒開來,細緻的講,更結合到前幾日講解的‘字門拳’。
多門拳法,彼此印證。
對那勁力的講述就越發清晰。
思考源源不斷!
反饋滾滾而來!
閻闖邊打邊成長,對‘搖身震胛’、對‘五祖鶴陽拳’的理解越來越深厚。
而向嶽卻再忍不住——
“鼠輩!”
“聒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