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武館,一眾新老弟子圍觀閻闖打拳。
看著看著。
逐漸疑惑。
“閻師傅這拳法,恁地慢!”
“軟綿綿,也能打人?”
“這你就不懂了吧?高手打拳,動靜結合、快慢皆宜,你別看閻師傅打拳慢,但這是境界,他早就過了‘快拳’的層次,已經進入‘慢拳’的境界。”
……
眾學徒中,有人疑惑,有人懂王。
車騎在旁聽的迷糊。
就連魏全也將信將疑:“快拳慢拳?真有這說法?”
“胡說八道!”
俞錦鵬見有人造謠,眉頭一掀,扭頭闢謠:“‘程家拳’沒有快拳慢拳的說法,大師兄打的,這是他近來自創的‘養生拳法’,旨在延年益壽,慢拳慢功,是為養生。有興趣的,就多看看。不感興趣的,就去練拳,別胡咧咧。”
快拳慢拳。
似模似樣。
險些連他都信了。
也不怪這些弟子迷糊,畢竟閻闖現在的實力強、名聲大,哪怕放個屁,旁人都覺得這是運氣排氣的高明法門。
現在打起‘慢拳’,神神叨叨,眾人多數也以為是什麼高明拳法。
這就是光環!
猜測也好。
造謠也罷。
閻闖一概不管,他默默打了一遍‘五禽戲’,細細體會,然後第二遍時,才張口,一邊打,一邊給眾人講解——
“吾有一術,名五禽之戲: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鳥。亦以除疾,兼利蹄足,以當導引。體有不快,起作一禽之戲,怡而汗出,因以著粉,身體輕便而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餘,耳目聰明,齒牙完堅。”
“虎戲者,四肢距地,前三擲,卻二擲,長引腰,側腳仰天,即返距行,前、卻各七過也。”
“鹿戲者,四肢距地,引項反顧,左三右二,左右伸腳,伸縮亦三亦二也。”
“熊戲者,正仰以兩手抱膝下,舉頭,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
“猿戲者,攀物自懸,伸縮身體,上下一七,以腳拘物自懸,左右七,手鉤卻立,按頭各七。”
“鳥戲者,雙立手,翹一足,伸兩臂,揚眉鼓力,各二七,坐伸腳,手挽足距各七,縮伸二臂各七也。”
“夫五禽戲法,任力為之,以汗出為度,有汗以粉塗身,消穀食,益氣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