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線武館。”
“就是這了。”
荀桂蘭提著一根‘紫金盤龍棍’,大步走進武館。
一進去。
就看到在別處難以見到的場景——
“呼!”
“哈!”
武館當中,數十名弟子哼哼哈嘿,或在站樁,或在練拳,整齊劃一,精氣神昂揚向上,這跟大燕各地已經沒落、日薄西山的諸多武館的暮氣沉沉截然不同。
荀桂蘭看得出,這些弟子大多都是新學,不少人馬步都還扎不穩。
但這股勁頭,實在難得。
“能在這樣的環境中,將武館經營的有聲有色,這位閻師傅的確有幾把刷子。”
“但具體是不是他,還得再稱稱斤兩。”
荀桂蘭大步上前,目光一掃,就在人群中看到一人,卓爾不群,這青衫青年正在練拳,其步穩勢烈,硬橋硬馬,剛勁有力,以聲助威。
只一眼,就能看出——
“好硬的樁功!”
荀桂蘭心下略驚。
繼續往後看。
又見這人以四平大馬,糅合熊,猿,鷂,雞,鷹,燕,馬等拳勢,跳躍騰娜,閃展靈活,拳勢威猛,大開大合。
拳法精湛,肉眼可見。
“手、眼、身、腰、馬!”
“心、神、意、氣、力!”
“剛、柔、逼、直、分、定、串、提、留、運、制、訂!”
“好一門‘程家拳’!”
荀桂蘭心中激贊。
她曾在學府中,在‘辨識課’上,瞭解過天下各家拳法,‘廣陵程家拳’,赫然也在其列。
“銅橋鐵馬!”
“虎形拳、鶴形拳!”
“千斤墜,工字伏虎!”
“十大形拳!”
“鐵線拳!”
綜上,此為‘程家拳’。
荀桂蘭看分明,一門門拳法,印證所學,悉數認出。
但再往後細看,卻見——
“拳、掌、指、爪、鉤!”
“拋、釘、掛、撞、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