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場外三人的到來,閻闖早就發現,‘程家槍’的熟練度提升越來越快,更多的思考跟理解去蕪存菁反饋給他,使他從四個視角、四個方向、四種思路,對‘程家槍’有更多認識。
這四人——
無論是鍾慧,又或是車錚、袁志、楊炳,武學造詣全都不低,反饋之強,勝過鐵線武館二十多個新人弟子太多。
槍法造詣,節節攀升!
於是,閻闖比鬥之時‘講解’愈發賣力——
“‘程家槍’結合武林上多種槍術的精髓,在‘程家拳’的基礎上創出,跟多數槍法不在乎步法不同,程家槍講究——‘足不可松,其妙在於活,退則以長制短,進則以短制長’。”
“左右圈扎,靈貓撲鼠!”
“提壺扎,摔把輪槍!”
“虛扎,撥草尋蛇!”
“看我步法,這是以程家拳中‘馬步樁功’為根基,進退有度,雖在動,卻是靈動,不失兩腳紮根的穩重。”
……
閻闖講解,鞭辟入裡,喋喋不休。
不止是自身的槍法。
他還對鍾慧的劍法指指點點,時而指點‘伏家劍’,時而又宣講‘程家劍’,亦或是發散到百家劍法。
楊炳主修槍法,袁志主修劍法,二人只覺閻闖講述,思路清晰,條理分明,很快就聽進去,沉浸進去。
反倒是車錚,他一個練刀的,心底古怪:“這人還真是開武館的材料。”
鬥槍比劍還不忘指點、講解。
這‘好為人師’的性子,確實適合開館授徒。
車錚雖然不練劍不練槍,但在閻闖講解時,聽他提及拳腳、勁力方面的關竅,隱隱也有所得,小有收穫。
漸漸。
他心底多出一個想法。
……
車錚、袁志、楊炳都能從觀戰以及閻闖的講解中有所收穫。
正在跟閻闖廝殺的鐘慧,被閻闖針對性指點的鐘慧,她就更不用多說——
“刺劍,力達劍尖!”
“劈劍,力達劍身!”
“撩劍,力達劍身前部!”
“點劍,……”
“削劍,……”
“提劍,……”
鍾慧每出一劍,閻闖指點一句,他不往高深處去說,只從刺、劈、撩、點、削、提等最基礎的劍術技法切入。
字字珠璣!
句句精闢!
鍾慧逐漸從爭強好勝、從羞惱惱火,轉為深思,沉心琢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