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玄幻魔法>從研發易筋經開始登臨彼岸> 第三十七章 先拳腳,後刀劍!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三十七章 先拳腳,後刀劍! (1 / 3)

“變化無窮四路拳,伏按撩陰腿當先。”

“鍾女俠這記‘撩陰腿’還差火候,腿法時機不錯,但在勁力上——”

隨著他的‘講解’,鍾慧被動的聽講,卻也有思考跟理解反饋給閻闖。

伏家拳。

程家拳。

兩家拳法的對決,閻闖自身有思考,鍾慧也有。

一人計短,二人計長。

兩人的思考加在閻闖一人身上,令他對拳法又多理解。

“‘伏家拳’從根本上,還是象形拳,其動作招式採用了五種動物形象的特點,即:龍,虎,蛇,鶴、猴。”

“升降自如,能隱能現,蜿蜒繚繞,變化萬千,這是‘龍形’。”

“勇猛善撲,伏坐縱躍,目光如電,不動自威,這是‘虎形’。”

“無足善竄,見孔即入,摺疊盤轉,曲伸自然,這是‘蛇形’。”

“動中有靜,動靜互換,隻身獨立,耐久穩健,這是‘鶴形’。”

“攀登跳躍,靈活輕便,機警性敏,竄蹦閃展,這是‘猴形’。”

為什麼說拳法一通百通?

道理就在這裡。

‘伏家拳’的拳法中,有‘虎’與‘鶴’的特點跟意境,而‘程家拳’中同樣也有‘虎形拳’跟‘鶴形拳’,包括閻闖自創的‘虎鶴雙形’。

其‘猴形’,則跟‘五祖鶴陽拳’中的‘行者拳’頗有相似。

事實上。

各路拳法,千百年來發展,彼此交流、借鑑,你抄抄我,我抄抄你,再經過一定的糅合、發展與變化,最終百家齊放,各有特色。

但終究萬變不離其宗。

只要拳法造詣足夠高,各路拳法,都能信手拈來。

更直白一點來說,如‘程家拳’,其為統稱,實則是將‘銅橋鐵馬’、‘虎形拳’、‘鶴形拳’、‘工字伏虎拳’、‘十大形拳’以及‘鐵線拳’等多門拳法綜合起來的綜合類拳法。

這些拳法,同宗同源,更為親近,可以循序漸進,不斷攀爬。

倘若有人拳法通神,能推陳出新,化腐朽為神奇,則未必不能將‘程家拳’、‘伏家拳’、‘六合拳’、‘大成拳’、‘五祖鶴陽拳’等各家拳法熔於一爐,化為一家。

當然。

這難度太高,普通人修習起來更是難上加難。

實沒必要。

閻闖打拳,思緒發散,但他‘虎鶴雙形’出神入化,只在拳腳招式上,早就超出當初與魯青一戰的時候。

這時對上鍾慧,著實輕鬆。

見招拆招。

借力打力。

不斷講解。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