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這個現象,在場的各位是再熟悉不過了。
“氮氣加速!”不少人齊聲驚呼道。
“氮氣加速!沒錯,氮氣加速!”龔和連聲重複,一再強調道,“在過彎到一半,車頭方向調整好了的一瞬間,十八號選手就反打方向盤,選擇了開啟氮氣加速,要藉此機會殺入第一集團!”
“……他精心挑選的時機是如此精妙:在過彎途中的,在最最正中的時刻開啟加速。這個時候,車頭過彎,而半數車身還在背後,除了他後面的選手,根本沒有人能看到這氮氣加速所產生的現象!即使前面三個人有所防備,等到加速完成的時候,也都為時已晚!就像這個時候,離著最近,武器也已經曝光的黑色肌肉車,二號選手試圖用輪胎刺來攔截這位不速之客……”
龔和的聲音拉長了些許,等待著螢幕畫面的同步進行。
“……很可惜,失敗了!”他接著說道,“隱藏自己的意圖,悄無聲息地加速,過彎後走對角線,再對自己第二車道看似劣勢,實際上在超車方面是優勢的位置加以利用……種種因素相加之下,讓他已經超過了二號選手強森先生的黑色肌肉車,輕而易舉地來到了第二排,來到了個並列第二名!”
“最前面的那輛藍色低底盤車,即便可以攔截,又該攔截誰的超車呢?後面可是有兩輛車!”艾琳很是適時地丟擲了一個疑問,“藉此機會,如果對方選擇攔截新加入這個集團的十八號選手,那就勢必會露出破綻,自己也可以再次加速,在入彎之前超過兩人!”
“不過,這麼看來,十號選手似乎只想坐守自己現在的優勢,到了直線路段再分勝負,”龔和接上話茬說道,“你看他的位置,死死佔住最左邊的車道之後,就再也沒有要動彈的意思了。”
“是的,”艾琳點點頭,“左半區雖然過右彎是劣勢,可想要超車,想要搶住前排左邊的位置的話,優勢卻是無人能比的!警戒心略有下降,以為肌肉車會穩穩截住後方一切選手的六號選手,也是吃了一個悶虧:現在的他,就只能退而求其次,從相對劣勢的二號車道入彎了。”
“……不過,這環島的路段很是寬敞,兩輛車同時入彎,還是可以做到的,要是四輛,就絕無可能了——剩下的兩輛車,要不就得落後一個車身,要不就得要走‘路途遙遠’的外圈,繞過這圓形綠化帶,繞過這花草樹木,到賽道的另一邊去尋找機會了。”
事實上,這也不失為一個機會,畢竟相隔一個這麼巨大的綠化帶,和相隔著一個拐角,相隔著一堵牆,也沒有多大區別——如果膽大心細的話,完全可以利用這個路段的視野優勢,在進入直線路段之前,提前發難的話,大不了可以像剛剛的十八號選手一樣,在視野盲區裡面開啟氮氣加速,前面的人也來不及攔截,相當於是在進入直線路段之前“搶跑”了。
想方設法,爭先恐後地湧向外圈,牟求肉眼可見的優勢?還是順應自然,走向無人問津的內圈,在視野盲區尋找機會,制定特殊戰略?這都是值得商榷的問題。
不提前想好這一切問題的答案,等到了彎道前邊再臨場發揮,實在是太難了……所以,賽前那短短几分鐘的閱覽地圖的時間,也不是無的放矢的——比賽其實從那時就已經開始,只不過比的是閱讀地圖,提前制定適合自己位置的策略罷了。
“左邊的一座大山離去,十四號選手也是坐享其成,輕而易舉地佔住了旁邊那個還帶有餘溫的位置——他離得實在太近,就連正後方一直虎視眈眈,在尋找著位置的黑色老爺車,都找不到任何超車的空隙。同一水平線上的四輛車相安無事度過彎道,右邊兩車左移,但最右邊的黃色賽車顯然是找不到機會混進左邊的梯隊裡了,不知道他有沒有什麼手段呢?”
龔和還沒說完,看著螢幕上正在發生的事情,幾乎是下意識地大喊一聲,把觀眾們的注意力,從自己先前這一大段冗長的分析中拽了回來:
“有人動手了!”
準確來說,動手的不是其他人,就是他們剛解說的,幾乎才度過彎道沒多久的四輛車的正後方的,一輛迷彩塗裝的越野車!
看樣子,在這麼一場比賽當中,他這輛重量級的車子,也有著不小的野心!
“十六號選手的越野車在過彎時率先發難,成為了這場上剩餘的二十多輛車子當中最先發起攻擊的車輛!他在過彎瞬間,毫不掩飾自己的意圖,兇猛地向著彎道的反方向撞去,撞得就是在自己旁邊,離自己最近的那輛黑色轎車!”龔和飛快解說道。
緊接著,他還不忘分析了一番對方這次行動暗含的意圖:“他這麼做的原因無他:只要淘汰了左邊的車子,自己就能往左一步,只要在入彎前再撞,就能再橫移一步……撞著撞著,就撞到內圈了!”
“越野車沉重而堅實的車頭,氣勢洶洶地向著轎車撞去……撞了個空!”艾琳接著解說道,“黑色轎車也不知道是冥冥之中的第六感起了作用,還是一直在提防著對方的暗箭,反應飛快地踩下剎車,以減速,以和後方躲避不及的車輛輕微追尾的代價,躲過了那如同鐵錘般的車頭的沉重一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