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一個道理?
你身為導演,自己都沒有傾訴欲,能拍出什麼鬼的好電影?
流行喜劇,就拍喜劇片。
大明星一用,技法一套,好了,上映!
觀眾一看,覺得哪哪都問題不大。
但哪哪都看不見誠意。
純純就是一個套路的,流水線生產的縫合品。
說給你打個不及格吧,有點苛刻了。
說給你打個8分,大概是我瞎了。
這就是電影為什麼拍不好。
“我明白了。”郭浩悶悶的點頭。
“但是你不拍,還是太可惜了。”郭浩長嘆了一口氣,最後勸說的道。
“有傾訴欲就拍,沒傾訴欲就不拍了。”
“我是電影人的頭部,我自己都要求不了我自己,怎麼要求別人?”
“希望我的退網,能敲醒這個浮華之風。”
郭浩,“……”
回去之後,郭浩心情沉重,久久不知道該說些什麼。
但該來的還是要來的。
就在全網還在熱議林魚什麼時候拍第二部電影的時候,一則退網宣言,鬨動全網!
這一次,不再是以前林魚的言簡意賅。
而是一片長篇累牘的退網宣言。
文章的大意,則是在闡述林魚這些年拍電影的心得。
怎樣在有傾訴欲的情況下,卻製作一個好的“藝術品”
而不是在資本的指導下,去縫合一個自己都不感興趣的“商品”
因為我沒有傾訴欲了,所以退網了。
文章發出,全網震動,討論的,挽回的,不知道有多少。
但是這個文章帶給行內人的震動卻是最大的。
林魚的退網,給資本圈,電影圈,帶來了一個什麼才是好電影的大討論。
一些曾經才華橫溢,但現如今只是跟著風潮茫然創作的導演也紛紛一一清醒過來。
以內容為先,把創作交給導演和編劇,成為了下一個時代鬥爭的主題。
當然,這個就是後話了。
鬧出一個巨大新聞的林魚,乾乾脆脆,刪號,退網,眼不見為淨,從此當一個普通人。
……
林魚轟轟烈烈的鬧劇到此落下一個帷幕。
但公司依舊在正常的運轉,不過公司還需要一個總的把關人,考慮了一下後,林魚轉交了百分之5的股份給郭浩,由郭浩代理整個青雲傳媒。
郭浩上位第一件事,就是拿出了五個億,投資給有夢想的導演,作為創業基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