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3章 秦檜的感慨
秦檜用一封上書激怒郭藥師後,就立馬就跑出了汴京城。當然也不光是避亂,此前為梳理邳州、滕州、宿遷等地的治權移交諸事,他就往波汴京、徐州多次。
這次倒是第一次踏上海州的土地,除過見識不一樣的海州風景,還見到了那個與他少年時一般模樣的兒子林一飛,這次可是親生的。
他的老僕早已哽咽退出室外,留下父子二人相顧無言。林一飛詫異地看著眼前這個不怒自威的汴京官員,昨日師弟林長生找到自己,說是他的父親要見他一面。
林一飛還高興了半天,父親來海州了?這些年,他在建州過得還好嗎?
然後才知道,今天的父親來自汴京,貴為大宋參知政事,威權日隆。完全不是那個建州鄉下的土財主“父親”可以相提並論。
但是,林一飛卻非常不稀罕這個汴京父親。威權?呵呵,在海州最不值錢的就是威權了。內閣總理朱倬有威權吧?他在內閣治政時一言九鼎,就連安師叔都要乖乖遵從!
可是他去聯邦議會接受國事質詢時候,還不是要陪著笑臉,任憑人家議員們指責、奚落?偶爾被議會否決了他的內閣決策,就要急急再出一個新的方案,送去議會審議。
狗屁的威權啊!林某以後的道路,可一定要避開這些所謂的威權。
軍中多好混日子啊?那些議員們可以肆虐內閣,可是他們當街被昔日的軍中同僚修理時,也一樣不敢哼唧半句,一點臉面皆無呢。
便是自己真有什麼需要得到關照的事情,不是還有師弟林長生嘛!他如今進了軍機處,操持許多“國安”事情。想要什麼東西都很方便,“法外之地”呢。
父子對峙良久,秦檜喟然長嘆。兒子哪怕與自己意見不和,但他那種固執己見的性情,畢竟與己無二。看著林一飛身上的得體軍服,秦檜也要為海州的不拘一格感慨良多。
林一飛少小失學,難免讓他的性情中多一些輕浮、市儈、和粗豪。但他的本質才華,還是讓他在軍中嶄露頭角,自此成為海州最傑出的少年英豪之一。
秦檜老於官場,自然知道一個人時運到了,一飛沖天並非難事。岳飛此前不過平定軍團練的一介小尉而已,不過一年的戰事軍功,如今就是正六品昭武校尉,獨自領軍呢。
相對來說,林一飛只是趕上海州北伐戰事的尾巴,居然也能憑藉軍功,一躍混上從七品的致果副尉。認真說起來,也不算差了岳飛多少。
然而這其中卻另有緣故:是誰發掘了這塊美玉?那才是真正最牛掰的人物!所謂千里馬常有,而伯樂不常有也。
沒人賞識,哪怕你是一塊無雙美玉,也只能被庸人拿了砌牆去。
汴京私下流傳的考證故事,最初發掘岳飛的人物,還是徽猷閣直學士,左翊衛上將軍,天威軍統制使,知真定府的馬擴馬子充。
據說人家馬擴在出使雲州路過平定軍時,一眼就相中了岳飛,然後就把手上兩千套海州軍械甲冑,以及狀元郎手書的《安氏兵決》盡數付之,這才有了岳飛此後的連戰連勝。
不過馬擴因此也賺到一個恥辱外號“馬稀匹”!據說還是狀元郎安兆銘給取的。因為馬擴在發覺了岳飛之後,又順手把岳飛丟在應州那裡自生自滅。
導致岳飛此後的一路殺伐混戰,多數還是為了給自己和弟兄們掙扎一條性命。所以直到如今,岳飛都不願再與馬擴有太多來往。
這也讓海州裝備岳飛背嵬軍時,一肚子牢騷滿腹。因為無論海州如何示好,岳飛依然是大宋的忠臣良將,而且從不對它海州假以顏色。
甚至連安兆銘親自著述,被海州軍中奉為圭臬的《安氏兵決》,也要被他各種奚落。
是時,岳飛屢建奇功,連戰應州、朔州、靈丘,斬女真上將軍耶律餘睹,天下振奮莫名。安兆銘乃允其建背嵬軍,皆裝備海州軍械。又寫信謂之曰:
“汝驍勇智略,弓馬才藝,雖古良將不能如是。然只好野戰,非萬全計。某前日所述實為練兵之決。今汝背嵬軍新建,願付陣圖參詳。君當細察於此,方知古今用兵之道也。”
因將陣圖一冊以授岳飛。要說這種真誠和親切,那是別人求不求不來的福氣。狀元郎性情倨傲,甚時對人假以顏色過?
然而讓人大跌眼鏡的卻是,岳飛在接到陣圖後,只是草草看了一遍,遂回信曰:“多蒙見愛賜教陣圖,飛細觀之,多死殺之法也。
夫戰者,時勢不同也。用兵大要在於出奇,使敵人不能測我虛實方可取勝。戰地有廣狹險易,豈用得一定陣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