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4章 鋼鐵序幕
此前洪七的鋼鐵煉製規模不大,一年下來,大約兩百石的規模,遠遠不足使用。能夠供應軍中器械就很不錯。至於民間,還是依靠外面採購應付。
所以,陳顒現在要做的事,就是要擴大鍊鋼規模。不要在意錢糧的問題,很多事情,就不是錢糧能夠衡量的。
鍊鋼先要煉焦,煉焦的事情很好做,洪七此前在真隱觀,已經手熟無比。按照安寧的觀點,其實現在洪七的鍊鋼手段還差了一點火候。
最重要的,就是冶煉的溫度不足。想要解決這個問題,還要把煉焦和鍊鋼結合起來。但是應該怎麼弄,安寧沒有時間去教他,不過畫出許多設計的圖紙,說些原理而已。
至於具體怎麼去落實,去改良?安寧臨走前拍拍小師弟洪七的腦門;“好好琢磨著做出來,不要害怕失敗,哥哥俺很看好你,云云。”
所以,此前鬱洲島的冶煉工藝一直處於摸索階段,洪七愁苦的想要發狂。等到陳顒到來後,兩個人戳戳點點,互相啟發,才算慢慢找出竅門。
在洪七琢磨出使用牲畜拉磨、齒輪組合提速的技術應用,解決了鼓風機高速穩定的強勁吹風后,鬱洲島的鋼鐵冶煉工藝才算有了眉目。
將民間不值錢的石碳堆積煉焦,一石焦炭用煤石五,所費一貫。而所得焦炭無煙,耐火,熱量大。此時民間木碳售賣一貫,看起來焦炭並無多大利潤。
但是海州煉焦的目的又不是為了拿去發賣!那是用來代替木碳鍊鐵,提高鍊鋼爐溫的。而在煉焦過程中,所得燃氣再透過煙道輸送鍊鋼爐裡,就能再次提高鋼鐵的冶煉溫度。
在對安寧極不負責的土高爐、平爐設計幾番修改後,得益於焦炭、鼓風機的使用,所得鋼鐵的效率、質量都不可同日語,從此拉開鬱洲島大鍊鋼鐵的歷史序幕。
其實在這個時代裡,優質鋼鐵的生產工藝雖然繁瑣,但也不算稀罕。鐵匠可透過反覆摺疊鍛打,煉製出剛柔兼備的利器。安寧和洪七的長刃,就是這麼搗鼓出來的。
大體上,對於這個時代而言,他們缺的並不是鍊鐵的技術本身,而是對鋼鐵需求的想象力不足,反過來又限制了鋼鐵冶煉技術的進一步發展完善。
鬱洲島的大鍊鋼鐵只是將原本昂貴的鋼鐵成本白菜化,從而拓展到新的使用領域而已。別人或者不清楚,安寧如何不明白鋼鐵時代的重要性?
“沒有用途?簡直是笑話!除了軍中器械需要改良,海上戰船要不要改良?大噸位的鐵船造出來,天下誰能匹敵?大型橋樑鋪設,是鋼鐵管用,還是石塊、木頭管用?
各種新型武器、工具的加工裝置、機械製造,以及車軸車軲轆,哪樣離得開鋼鐵?
戰場上用據馬,鐵絲網散漫鋪設開,什麼樣的騎兵能夠偷襲咱們營寨?”
曾經的酒場上,安寧酒後滔滔不絕,嘴角噴濺著令人厭惡的白沫。不過厭惡歸厭惡,眾人還是被安寧的話說的心馳神往,熱血沸騰。
何況,安寧還想著要在有生之年將漢家江山用鐵軌聯絡起來。造出蒸汽機、造出火車、造出大炮,造出動力鐵甲艦。他要用到鋼鐵的地方,海了去了。
這些事情,安寧和陳顒、洪七也有吹噓過。雖然也讓他們振奮,但是想讓他們和安寧一樣理解的那麼深入,就是強人所難。安寧能做的,也不過引導他們一個方向。
具體要在什麼時間做到哪一步,還要他們真切感受到震撼才行,畢竟眼見為實。所以陳顒眼下的精力,就是集中在火繩槍、手雷的大規模列裝上面。
在解決了大規模的鋼鐵冶煉技術後,陳顒發現火神槍的造價其實不高。再用水力、畜力、齒輪組合去解決鏜孔、膛線問題,火繩槍的製程時間也很短。
大宋一張神臂弓的製備週期需要一年以上,火繩槍只要幾天就能完工。而且在引入安寧倡議的“流水線”規模生產後,製程的時間更加不值一提。
成本?一張神臂弓的造價七貫有餘,而一支加長了槍管的火繩槍成本不過四貫錢。
射程上,神臂弓拋射高達三百四十步,直射有效殺傷距離兩百四十步。火繩槍的直射殺傷力能在二百四十步內貫穿輕甲,甚至比神臂弓還要厲害。
射擊時瞄準目標,點燃引藥,引燃藥倉,子彈發射。射擊完成後完了用包布的鐵條清理槍管,繼續上一步驟。射速接近臨陣兩發水平,僅比神臂弩射速稍慢一二。
但如果用三支槍輪射的話,就可以達到不間斷髮射的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