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四雷合一和紫氣搬山的“神蹟”達成,整個淨樂國自國君以下,全都找到了一個新的心理慰藉:他們終於可以進行定都了。
如今他們面前再也沒有窮山惡水,而是一片平原外加一條大河,雖說不是土地肥沃、水流牛奶,卻也是地勢平坦,吃喝不愁。
於是在國君一聲令下,首先在四雷合一的位置正中,開始起建紫氣元君府和國都皇宮。
為此,幾百個工匠在當天就打好了一個深達三丈的地基,然後他們就在那裡發現了另外一個“神蹟”。
——在地基的根底上,靜靜的躺著一塊石碑,石碑上有無數被風沙拍打的痕跡,顯得很古老,同時石碑上還有很多字,甚至於還標註了埋下去的年代。
很多學究就根據這個年代,推測到這塊石碑是百年之前由某些紫氣元君的信徒們埋下的。
石碑上的正文也很有“神蹟”的範兒:
“吾等承紫氣元君入夢所託,進此深山修道,百年後,有妖魔自北方而出,險滅三國,淨樂國君必遷都於此,而後群山盡去,萬物復興,吾等特於山林間豎立此碑,以警示萬物,併合開泰之意。”
淨樂國君以下諸位看了這碑文,都是驚歎紫氣元君竟有如此神蹟,心裡都是無盡感慨。
而他們自然不知道,把這一切“神蹟”安排和佈置的各位仙人們,此時正在天上悠悠地看著地上所發生的的一切。
“元君,你可滿意了?”王梓對著紫氣元君問。
“嘿嘿。”紫氣元君笑了:“百里長雷,四雷合一,百年之前的石碑…你們可真會耍小把戲。”
“元君不要這麼說。”王梓也笑了:“畢竟安排小把戲的還是你們這些帝君,元君。”
他們兩個此時相視一笑。
“如此看來,日後淨樂國都建立,一定會興揚我道。”一旁全程參與“神蹟工程”的劉道穹(瓊)說。
“看起來正是如此。”紫氣元君說:“只是其中必定還有很多變數。”
王梓和劉道穹互看一眼,一時間不知道紫氣元君說的“變數”是什麼。
紫氣元君此時悠悠地回答:“北洲妖魔如今侵襲北方,如果不能穩定,那麼北洲三國若是為妖魔所滅或是被攻破防線,恐怕我道依然不穩…”
王梓和劉道穹此時才知道紫氣元君擔憂的是北方妖魔的問題。
王梓此時覺得有一個問題是應該開始詢問了,於是他開始試探地問:“元君,如今蕩盡北方妖魔是我們的第一要務,為何卻要費這麼大力氣來此傳教?”
“問得好。”紫氣元君好像也對王梓能提出這個問題表示讚賞:“其實我來北洲三國之前,也有此一問,你看原來在北洲的天靈教看起來像是個堂堂之教,其實也是內外勾連,隨後又與北洲妖魔相互串通,以對抗北方妖孽為理由,各自送人送精靈,阻止我們道家傳入,他們的手段雖然如兒戲一般,但卻行之有效,就是利北方之難而掩人耳目…”
王梓知道紫氣元君的意思:有難興邦,也能興教,古已有之。
紫氣元君見王梓明白了很多,於是就繼續說話:“不要說世間芸芸眾生,就算是如淨樂國君和善勝皇后如此的人中龍鳳,都未免朝三暮四,一拜於我讓後束之高閣,到時候我天庭大軍就算將北洲妖魔全數剿滅,也難讓他們有所感恩…”
聽了紫氣元君這句話,王梓也是感慨人性之功利,雙方算計到最終對誰都沒好處…
“我知道,你們都覺得我們如今的做法有些把戲過深。”紫氣元君說:“但是人們就喜歡這種小把戲…”
王梓聽紫氣元君的話裡有一股蕭索之意,似乎是嘆息人性本身,就像是在嘆息自己的所作所為。
畢竟道家講究“無為”,本該是萬事順其本相,但卻偏偏總被世人帶歪,走入歧途。
王梓自然知道紫氣元君說的“我們”就是紫氣元君、紫微大帝,或者是更高階的天庭高層。
此時他和劉道穹都是心有所感,立即抬手對著紫氣元君說:“元君言重了…元君和紫微大帝夙興夜寐,就為了北洲妖魔和人間禍福之事,做一些這種事雖然不符合我道家規矩,卻也是無可奈何而為之…”
紫氣元君聽了他們的話,卻是嘆了一口氣:“終究還是下作了些…只希望今後的蕩妖之路上,我們可以用堂堂之師,勝了那些妖魔邪道,至那時起,我們這一番功夫才不白費。”
王梓和劉道穹說:“元君說的是。”
“現如今,緊要的事有三個。”紫氣元君對著王梓他們說:“第一自然是北洲妖魔大事,你們雖然探聽了其中的虛實,但到底還只是其中的一角,日後還要持續接觸,才能知根知底;第二是天庭的部署,大軍要在此架起天羅地網,能讓此地之人叫天天應,叫地地靈;第三就是北洲三國,需要讓他們信奉我道,這樣我們才能在此立身。”
王梓看紫氣元君今天對他說了很多內部之事,當即就對著紫氣元君說:“謝元君告知。”
紫氣元君則擺手說:“這些話,你家紫微大帝也想告訴你,只是他政務繁忙,四處調遣,好不容易才有了這十萬大軍和你這樣的鎮魂破幻使,你可不要讓他失望…”
“自然是了。”王梓回答:“只是這人間之事,日後難道還有事情?”
“當然有了。”紫氣元君看了他一下說:“我如今還在和紫微大帝商談其中的細節,說不定會給淨樂國君降個聖童,送個兒子什麼的…”
王梓一聽這話,就知道以後事情肯定還有不少,指不定自己要忙活很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