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心亭中,一書生打扮的男子正低頭揮墨,筆下的字皎若游龍,婉如清揚,他抬起頭來,人生的一副正直樣貌,像極了戲本子裡隨時都要被妖精勾走魂兒的正人君子。
“文公子,你能否將方才作詩所用宣紙送給小女子啊。”一女子在他身旁俏生生的開口問道。
“浣兒小姐,文某此番詩句心中已有相送之人。若是小姐對此篇五律喜歡的緊,文某再替小姐抄寫一張就是。”說罷,文安昀提起筆來就要落墨。
“哎——”裕浣兒情急抓住他的手,這呆子,怎得這般不解風情。“哎呀!”她將手重重一放,筆墨直接給案上宣紙戳了一個大洞,滲到了桌布上。
裕浣兒氣沖沖的向外走去,迎面便撞上蘇穆冉一行人。
“浣兒,”裕二夫人從後面急走幾步上前,抓住自家這不懂禮數的女兒,耳語提醒道,“你幹什麼呢,鄺王妃和二皇妃都來了,給我回去好好待著。”
裕浣兒委屈的將嘴邊話嚥下去,衝著來人行禮道,“浣兒見過王妃娘娘、二皇妃,諸位嫂嫂嬸嬸。”
“妹妹何須如此多禮,”裕瑩兒笑顏燦爛的上前將她扶起,“你我乃是表姐妹,不必如此生分,你再像往常一樣,喚我瑩姐姐就好。”
裕二夫人瞪大了眼睛看向她,不知這瑩丫頭今日吃了什麼藥,竟然還對浣兒親近起來了,真真是日頭打西邊出來了。裕浣兒也不可思議的看向表姐,一直被她扶著坐到一旁的軟凳上也還是恍神,沒反應過來到底是怎麼回事。
眾人皆一一落座,這湖心亭可比遠處看得要大的多了,多了這些人進去,也坐的正好。
慄兒上前扶著裕瑩兒入座,不解的問,“二皇妃,您方才為何要對浣兒小姐示好,從前她可……”
“母親在家身單力薄,我出嫁在外也需要孃家支援,對這些人示好,也沒什麼可吃虧的。況且,她們怎麼會拒絕二皇妃這塊大肥肉。”裕瑩兒瞥向那一側還在嬌嗔抱怨的母女,眼神中帶著輕淡的嘲諷。
“夫人,我對著詩會什麼的一向不懂,不知這是個怎樣的玩法,怎得這些個才子佳人都做到一旁玩樂了呢,可是這詩會結束了?”蘇穆冉心下生疑,向一旁的徐夫人問道。
惹得徐夫人不禁捂嘴輕笑,“王妃,今日詩會共有三輪詩局,此刻首局已結,大家正在休息,以備下場詩局。”
蘇穆冉點頭含笑,“這和我們比武倒是有些類似,分個幾回合,中間休息上幾刻鐘再來。”
“這倒是不錯。這每輪詩局啊,都為限題鬥詩,由今日詩會的東道主出題,只限詩體不限韻,一人一首,由眾位看官評判誰的詩更好。”
“說來,咱這會子來,來的正巧。這第一輪詩局啊,大家都還沒進入狀態,且鬆散著呢。這首輪勝者一出,其它人就開始蓄力準備下面的詩目了,從這裡往後看,這詩會可就精彩了呢。”
蘇穆冉若有所思的點了點頭,眼神微微附和上她的期待,實則自己並不樂意聽這些文鄒鄒的東西,反正,自己也琢磨不懂。有這功夫在此處閒耗,倒不如,去巷裡街頭逛一逛有趣的多。
“第二輪詩局,我們便以春日為題……”
“舅舅,”裕瑩兒起身叫住正在出題的裕家二爺,“每每詩會都定要從這四季中擇一個出來出題,恐怕會有些膩煩吧。”
“就是啊,春夏秋冬,寫都要寫盡了,哪裡還想得出什麼新詞。”
“對啊,換一個吧,裕二爺。”
“換一個吧。”
底下附和聲一片,臺上的裕二爺也沒有準備待定的替補題目,不知如何是好,他看向裕瑩兒,“不知二皇妃對這鬥詩題目有何高見?”
裕瑩兒微微勾起唇角,附身行禮,緩步走向主位,“那便以農夫菜圃為題可好?”她眼神看向蘇穆冉,目中的調侃之意明顯。
正低著頭吃著果脯的蘇穆冉聞言,細手忽而一頓,無奈地搖了搖頭,這樣看來,她的長進還真是虛白。蘇穆冉順著裕瑩兒的意,故作擔憂的抬起頭來看過去。
“聽聞皇嬸就在府宅之中規劃了一處農家菜園,想來對此類題目應當研究頗深,稍後待大家作詩完畢,還請皇嬸給諸位點評一二。”她眉目含笑,眼中全是假模假樣的親近。
“好啊。”蘇穆冉痛快答應,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她起身也走向臺來,不過只在臺子外面站定,“不過,這題目還是得改一改。”
“怎麼,是皇嬸怕了嗎?”
“不,乃是這題目太過粗俗。”蘇穆冉挑眉笑道,轉頭對上她,“只以菜圃農家為題,卻不懂其中深意。這自盤古開天地以來,向來是民以食為天,士農工商,自有‘農’排在讀書人之後,高居另兩位之上。”
“前朝曾有賢帝將稻苗種於大殿之上,以感念百姓艱苦,傳承糧之重責。本妃在府中規劃菜園亦是向先人學習,有此護民根之意。”
“不如就將本局題目改為‘民生’,更為文雅切題,大家覺得如何?”她轉身看向眾人詢問意見。
方才心底還對她有些暗諷之意的人們,此刻心中皆連連讚歎。
“民生?民既以食為生,卻不為食而生。好題,好題啊。”臺下的文安昀不禁拍手讚歎起來,他一出聲,旁人皆跟著出聲讚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