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夢仙覺> 第五百五十七章 非我族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五十七章 非我族人 (1 / 4)

雖然陳雨萍不是這邊的陳氏旁支,但還是有任務要她去做。

買一本陳氏族譜。

林間是外姓人,買族譜需要很多手續,如果嚴格按照陳氏宗祠的規矩,甚至需要拿到派出所的證明才行。

但同為陳姓的人就很簡單了,拿著那雙魚銅吊墜去,就能以成本價買一本陳氏族譜。

附贈近些年捐贈宗祠維護資金的陳氏族人名冊,這個名冊倒不需要花錢。

買族譜的錢自然是本次活動資金。

由於上次活動也算有收穫,一本兩百多塊的族譜,買了之後還有足夠的錢給各位同學做車費回家。

雖說族譜買來以後處置權就是陳雨萍的了,但當著陳氏宗祠,林間這個外姓人還不能明目張膽的翻閱,只能先放進帶來的包裡,等回到學校的時候再研究一下。

由於陳氏族譜太重,陳雨萍身為女孩子拿著也不太方便,先由林間保管。

隨後其他同學也陸續走出,大部分陳姓同學都是附近的人,對家訓之類的早已經熟悉到耳朵都長繭子了,無非就是恪守禮儀,孝順長輩,愛護幼老之類。

與林氏祖訓不一樣,陳氏祖訓更多的是靈活變通,認為讀書第一等,農桑次之,若是有才能,又不違背本心,從商亦可。

但鵲仙村的祖訓卻是耕讀為基業,商賈毀根本,極度的重農抑商,甚至不鼓勵後代從政,勸人也不是什麼忠孝禮義這種大義大德,而是讓後輩做好身邊小事。

於是陳氏一族人才輩出,林氏至今窩在山溝裡無人知曉,想來祖訓也有很大關係。

同學到齊之後,便繼續由那些在陳家祠附近長大的陳姓同學作為嚮導,朝著宗祠內部走去。

有陳氏族人做嚮導,他們一行人拍照和詢問都沒有受到多少詰難。

大門口處有新舊共五塊功德石碑,最老的那一塊估摸著有幾百年歷史,記載的是陳氏宗祠建立初代主要負責人員的名字,第二塊是第一次翻修出錢出力的族人,那個時候記載的還是銀錢做單位,出錢最多的一位是八百六十二兩銀子。

到了第三塊,便是近代重建宗祠的主要參與人員了,第四塊記載的都是近代捐贈金額上百萬的後輩,這些人應該算得上是光宗耀祖,衣錦還鄉。

第五塊記載的是各旁支祖上名字,以及認祖歸宗時間,現在有二十多個旁支被刻上石碑。

可以看得出來,陳氏一族從古至今就很團結,每次重建祠堂都是有錢出錢有力出力。

隨後步入宗祠內部,牆壁上掛著歷代族長畫像,或許是因為一脈相傳,這些人外表差別不大,直到後來出現了攝像機,歷代族長面目才清晰起來。

其後還有陳氏名人紀念館,以及陳氏家族紀念館,裡面的物品和記錄都相當詳細,以口口相傳的方式,將陳氏一族歷代發展過程留了下來。

鵲仙村林氏現在要是問到祖上五代,保管不知道那些人做過什麼事。

一邊感慨著陳氏一脈儲存的完整,一邊在心中對比林氏,感覺林氏在現實中,是處處不如陳氏太多了。

看看人家捐款維護宗祠,百萬級別的都寫滿了一面功德碑!

鵲仙村走出去的後輩,幾乎都不會回來,別說捐錢了,連一片瓦都沒有寄回來的。

對比起來林修治還算有點孝心,居然知道將夢仙科技總部放到雲山鎮。

這個舉動至少能給鵲仙村創造出上百個千萬富翁,只希望這些人發了財以後,記得將自家宗祠修的氣派一點吧...

否則再這麼衰落下去,估計過個幾代人之後,連祠堂都保不住了。

同心村的祠堂,好像比鵲仙村還要衰敗...

總之斬龍符傳人都不太行的樣子。

走完祠堂對外開放區域之後,便是一片族老林,歷代族長或者功成名就之人,都會在這片樹林之中栽下一顆老樹,至今已蔚然成林了。

就像是陳氏一族人才濟濟一般。

遊覽完陳氏宗祠,同學們又到附近攤位閒逛,企圖發現一些好玩的東西,林間帶領幾個同學,以陳姓同學為首,找看守宗祠的老人瞭解了一些比較隱秘的事。

老人對此表示雙手歡迎,解說得十分認真。

“要說起咱們這個祖先陳光,那可是來歷不小,他是南朝陳霸先皇帝的後代,帶著咱們一族三十旁支,從北到南,歷盡千山萬水,一路披荊斬棘兵荒馬亂,最後安全到達這裡時候,就剩下五個支系還跟在身邊...”

老人說起來就滔滔不絕,尤其是對著那幾個本地長大的,老人看著他們的時候,眼中都有了精神。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