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靜寺算是長海市內有數的大寺廟,平時節假日來燒香拜佛的人不少,客車做得滿滿當當,林魚因為是兒童,沒有買票,最後林間讓出自己的座位給妹妹坐,他站著扶住座椅。
在明源縣擠公交車習慣了,站二十公里根本沒有問題。
到了飛來峰下汽車站,客運車上的客人下來一大半。
這輛客運車全程是六十公里,要去的目的地是另外一個偏遠縣城,但坐完全程的人沒有幾個,大部分人都是到慈靜寺下車。
飛來峰下是一個小型的集市,買賣一些與佛教有關的東西,與農產品幾乎各佔半壁江山,林間甚至看到了攤位上售賣佛珠木魚之類的,路過的客人多少也會買一些求個平安。
林間等人沒有買,快速越過了集市,穿過排著不少私人車輛的道路,走到了山腳下。
通往慈靜寺有一條僧人走的石道,據說那條道路上還留著僧人以前挑水時候留下的腳印,僧人的水桶挑到山上,搖擺之下,一擔水能晃半桶下來,路邊的鮮花也因為僧人的澆灌變得格外美麗,許多虔心的信徒,便從那條僧道往上走,但因為石道上長著苔蘚,不少腳步虛浮的人都在那條道上摔過跤,他們也不生氣,只當這是給佛磕頭。
但林間很在意。
若是林魚在那石道上摔一跤下去,嘴裡少不得又要換一兩顆牙齒。
所以林間選擇了水泥大道。
自從水泥階梯修好之後,慈靜寺的僧人都極少走石道,現在還通了自來水,再也不用上下挑水,不會出現“三個和尚沒水喝”的尷尬場面了。
但還有三位量山小組的同學選擇了走僧道,他們的想法是既然這一趟的目的是為了深挖慈靜寺的歷史,那少不了要了解一下僧人們過去,那條道路必須要走走才行。
看到他們已經會主動尋找事情來做,林間滿意地點頭,這些人總算知道山神社是做什麼的了,於是便任由他們自己發揮。
至於他的主要目標,是帶著林魚安穩走上去,即便林魚鬧著走石道,也被林間給拒絕了。
水泥道雖然平坦,但路程稍遠,林間等人來到慈靜寺門口的時候,走石道的同學都已經在這裡等候有十來分鐘了。
他們也拿到了一些情報,那就是以前的寺門並不朝這個方向,他們走的石道上來的地方才是原來的寺門,現在變成了偏門了,上山之後他們還是跟著遊客才繞回大門口的。
除此之外,那傳說之中因為僧人們澆灌才越發鮮豔的花朵,並非是天然生成,反而是後天種植的,並且還有遊客自發帶來一些花草樹木在那路邊種下,也不管環境是否適合,路上甚至還看到有人在僧道旁邊放生,據說會有僧人定時給這些放生的動物投餵,放生的信眾,也能分到一些功德。
眾生之像,為求心安而無所不用,有這麼多想法,才是心不安寧的真正原因。
林間進入寺廟,來了廟裡自然要見見菩薩才再去見僧人,以前的林間不懂得這個道理,但現在沒有家長陪著,他就是代表自身而來的,自然不能忽略基本禮節。
沒有點香,林間只對著佛像合十點頭,然後便帶著林魚走向了僧舍方向。
其他同學則在寺廟裡閒逛。
寺院僧舍算是私人地方,沒有熟悉的人帶來,不可能進得去,林間說了一句來見廣法大師,僧人帶著他的名字進去詢問,結果確實廣法親自出門迎接。
“哈哈,林間小施主,我早說過你有佛性,今日莫不是來找我幫你剃度?”廣法與林間已經十分熟悉,見到他的時候居然開起了玩笑。
林間趕緊抱住自己頭髮笑道:“我家可沒有脫髮的遺傳!不像你要剃光頭來掩飾。”這一手反彈攻擊,讓廣法一時間沒有反應過來,回味之後才哈哈大笑道:“可以可以,林間小施主的笑話,已經得到了三分佛性了。”
接著他便主動帶領林間走進了後院之中,看得守門僧人有些大惑不解。
一個小少年,居然能夠得到廣法禪師如此隆重的接待?
恐怕市區裡那些財力雄厚的老闆也不一定有這個待遇吧?
“林間小施主,這一次是因個人而來的?”廣法邊帶路邊問道。
林間點頭回答:“這次來有兩件事,一來是謝你上次點撥我,二來是要向你詢問一些新的問題。”
“不足掛齒不足掛齒,既然來了,先品茶,我上次在紅葉莊好不容易拿來的瓏意茶,一直放到了現在,等得就是這一天,沒想到林小施主來得這麼快,想必心境上有了不小的感悟,已然能懂得我佛禪機。”廣法走路很快,林魚幾乎跟不上,林間都要邁大步才能勉強不掉隊,看來他對品茶這件事相當的急切。
一邊走他還一邊解釋:“你既然有佛心,自然有佛緣,我所說的一切,皆是緣分,也就不需要感謝,你能領悟,那屬於你的緣分,你領悟不了,我也沒有功勞了,不需要特意來一趟。”
不來怎麼回去交差?這一次的活動企劃不解決,下一次活動經費上哪兒搞?
難道還要林間掏腰包?
雖然他有錢,但只出不進也不是花錢的方法啊!
三人來到僧舍之後,廣法收拾起桌上的佛經等物,然後擺上茶具,取出瓏意茶葉,跪坐在客人位置上,然後笑眯眯地靜候林間動作。
看他這般熱切的樣子,林間也不好開口,只能先泡茶了。
時過境遷,結束了紅葉莊暑假工生活已經過去了兩個月,如今的林間已經許久沒有鄭重泡過茶,手藝卻沒有生疏。
關於瓏意茶的手法,他幾乎像是刻在了靈魂之中一般,每當他動起手來,動作便似流水一般自然通暢,毫無阻滯。
“巧手能接天上水,佳客善燒人間茶。林小施主,你的手藝是越來越見自然通明瞭,我見一遍,堪比閱經十卷。”廣法和尚對林間的手藝毫不吝嗇地誇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