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夢仙覺> 第五百六十五章 沾血的姓氏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百六十五章 沾血的姓氏 (1 / 4)

上週的週末,由於科技體驗館開館,山神小組都沒有開展活動,並且中秋節的學習活動報告也沒有上交,老師們都以為山神社學生已經失去了興趣,卻不料在週三,林間將研究報告和活動企劃同時上交給了班主任。

《長海陳氏源脈補遺》《長海陳氏校正新譜》

老陳懷疑自己的眼睛看錯了。

長海市陳氏那是什麼地位?第一大姓!人口一度佔了長海市總人口百分之十五以上的超級宗族,在某些時期甚至能夠達到長海市百分之二十人口?

哪怕是長海市管理層,都不會輕易對陳氏族譜多說什麼,現在一群十六歲的高中生,居然用兩個星期時間,說他們給陳氏宗祠編寫了新族譜,並且說舊族譜是錯的!

“你們認真的嗎?”老陳揉著眉頭問道。

林間點頭,老陳感覺頭更痛了。

若說不認真,但這些小傢伙居然寫得一絲不苟,有理有據,甚至給出了詳細證據獲取過程,與之相比,舊族譜反而有許多謬誤之處。

要知道陳氏這樣的大宗族,修改族譜得找十幾個德高望重的族老,再加上各旁支的代表一起參與,查詢所有支脈祖上源流,整個過程持續一兩年時間,再經過大半年校對工作,將新族譜草案寫成,最後拿到各支脈對照得到結果,才算最終定稿。

最終定稿之後還需要最後一次校驗,明確無誤之後才會替代老族譜。

整個過程需要四五年才能完成,一本族譜的修訂工作,熬死兩三個族老不成問題。

這幾個年輕人兩個星期就拿出來?

是不是覺得骨頭癢要挑戰一下大宗族的威信?

班主任老陳本身就是陳氏宗祠的後代,他曾經親眼見證過修訂族譜需要花費的時間和精力,也知道族譜對長海陳氏的意義。

作為文化工作者,他對這種大族的過往,更有著深層的瞭解。

為何會出現這種族系文化?尤其是在南方,族系文化幾乎遍佈各地,每個市,每個縣,到鄉鎮,都幾乎不約而同保持了自身的家族凝聚力。

紀念祖先是另一方面,但在背地裡,是從中原大地遷徙而來大族,失去了原本的地位之後,在南方這片偏遠之地的求存之道。

南方曾經有很長一段時間裡都處於野蠻時期,這裡的民風彪悍可想而知,中原大族遷徙而來,勢必會將原本南方民眾所屬的土地資源搶奪過去。

怎麼解決資源紛爭?

打!

毫無規則,毫無道德的從別人手中搶奪。

一分地,一眼泉,甚至因為某天牛吃草過了界線,就能引起一場衝突。

為了能在這種地方生存下來,同姓或是同樣來自某個地方的人抱團,也就成為了必然的結果。

因此而流的血,死的人,不會比小型戰爭要少。

同姓抱團是在那個時候活下去的根本,以宗祠為樞紐,將同姓集結在一起,保衛自己財產,或者在必要時候侵吞他人財產。

當然那是一段不管誰都不會願意提起的歷史,時間間隔的太久,除了有心追尋真相的人瞭解過,早已經被時間淹沒了。

陳氏為何留下最多?說明他們曾經是整個長海市最能打的,其他氏族要麼被打跑了,要麼與陳氏沒有利益糾紛。

這樣靠著“打”來的土地,陳氏才能成為長海市人口最多的氏族。

今後透過通婚加固與其他姓氏氏族之間的關係,各氏族互相融合接納,長海市才慢慢安寧下來。

這種情況不僅是陳氏,其他大姓一樣存在過同樣的歷史,時至今日,後代們可以享受先人們守住的土地,卻已經不知道這片土地帶著鮮血。

祖先也不願意將鮮血留給後人,而是大部分帶著這個秘密埋進了泥土之中,他們希望以這樣的方式,結束所有的恩怨。

他們不是沒有救過人,從中原而來的大族,帶來了文化知識,帶來了醫術藥草,也帶來了中原大地的禮義廉恥,使得南蠻之地,逐漸變成魚米之鄉、文化之鄉。

但土地作為生存的基本資源,是不可避免的矛盾。

同姓族譜,或許便是在那種混亂的情況下,逐漸融合在一起。

隨後還兼併其他出現過名人名士的同姓支脈,才發展成如今濟濟一堂,人才輩出的大族風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