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人都有主觀意識主導自己的行為,尤其是藝術家,他們的主觀意識甚至可以將平凡的事物昇華到精神層面,直指人心,洞察靈魂。
一幅畫如果跟實物完全一樣,完全沒有融入畫家的主觀意識,那不如拍照片。
攝影又是另外一種形式的藝術了。
黃曉山雖然不敢說是大師,但他的畫作能夠在這次的展會中獨開一室,有個只展覽他作品的獨立區域,在畫家群體裡,他的地位肯定不低,越是有功力的畫師,其作品裡包含本人的主觀意念就更加突出,個人特點就越明顯。
他的畫裡,各地山水都有著強烈的、他自我理解的地域特色。
在長海市區,唯一的名山就只有依靠在明湖之畔的墨明山,圖畫裡的墨明山大片用黑白色塗抹,這種風格在嶺南畫派裡比較罕見。
色彩很少,卻恰到好處地點綴著黑墨,越是往上,色彩便越多,但主體還是黑白佔據,有種在黑色之中蓬勃發芽的勁頭。
明湖區確實如此,正在蓬勃的發展之中,從明湖中學規劃開始,到如今已經興建起一大片成熟的商業社群,勢頭依然雄壯,整個明湖區依然處於成長階段,色彩佔據的只是一部分,從明湖中學逐漸擠佔老牌名校的姿態就能看得出來,等到與林間進入明湖的那一批學生時期,成績上面可能完全壓到市一中,形成後來居上的形勢。
這種生命力的旺盛,都在黃曉山的畫作裡有所體現。
其餘地區的畫作大都如此,凝聚著一片地區的形勢概括,並不是單純以山畫山。
這三十二幅組圖,幾乎囊括了長海市各個地方的狀況。
代表雲山鎮的那一幅,取景地正是青水坑。
“黃老師怎麼會想到去青水坑取景?”這件事正好對他的拔山計劃有幫助,於是林間自然而然追問下去。
在青山白水的畫作裡面,連綿群山將青水坑圍攏得嚴嚴實實,唯有的那一條出路卻是整幅畫作的中心,是黃曉山想要表現出來的重點。
整個構圖讓看畫的人十分壓抑,但是在出路那一點上,這種壓抑卻得到了完全的釋放,大概就是一個人在水底下憋氣到受不了的那一刻衝出了水面,呼吸到新鮮空氣的感覺。
“簡單來說,是青水坑比較有名。”黃曉山笑著隨口回答,雖然林間聰慧,但他並不認為這個小小年紀的少年郎能夠看得出他畫裡的深層意義,所以沒有往深處討論。
林間當即反駁,偏要黃曉山說出心裡話:“咱們那叫雲山鎮,最有名的山是雲來山啊。”
“那只是最高最大的,的確不可忽視,但現在的雲山鎮…”黃曉山笑著搖頭,“我不怕得罪小哥你,就明白了說吧,配不上雲來山。”
“黃老師覺得雲山鎮過於壓抑嗎?”林間正是要討論這個話題,往青水坑身上扯,讓藍心玉知道在外界的人眼裡,青水坑的真實情況。
尤其是黃曉山這種級別的大人物。
如果他作畫的想法能夠讓藍心玉理解,讓少女直視青水坑的壓抑,就能衝破山神之阻攔,完成拔山之舉。
這件事說簡單很簡單,只要從小在那裡長大的藍心玉心結解開,拔山只不過是她一念之事。
“你還能從畫裡看出我的意思來?”黃曉山開始有些佩服林間了,不僅是口才方面不遜色,還有一手返璞歸真級別的茶藝,如今居然懂得欣賞畫作?
這少年了不得啊,過幾年長大怕不是要成為風雲人物。
一般人看到他的畫作,會被周圍青山鬱鬱蔥蔥的樹木吸引,覺得生機盎然,山水相映,猶如世外仙境,只有學過美術的人才能夠看到在重重山峰圍堵下,溪水流不出來的的壓抑,再深一層才能知道唯一進出的路才是整幅畫的重點。
山水皆是死物,唯有沒有在畫裡出現的人,才是活的。
“至少我在雲山鎮長大,一點意思還是能看懂的,黃老師覺得雲山鎮好看嗎?”
“不好看我就不去啦,咱們長海市有十多個縣,加起來有上百個鎮吧?我哪裡不選,偏選你們那路不好走的雲山鎮?”黃曉山笑眯眯地反問林間道:“你還真以為我圖你那一口茶跑去你們那窮鄉僻野找罪受?”
林間假裝傷心:“黃老師這麼說話,那以後不要瓏意茶了嗎?”
黃曉山職業是畫家,頭銜很多,愛好卻是喝茶,一聽這句話,等於是被繩子牽住了牛鼻子,哪裡還能反抗?
“林間小哥,你這就過分啦,沒有好茶,我哪裡能靜下心畫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