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都市言情>大夢仙覺> 第二百五十三章 尋找夢境樹種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二百五十三章 尋找夢境樹種 (1 / 2)

詩詞能以凝練精美的語句,或是景色,或是情懷,能在寥寥數字之中,讓觀看者感同身受,讓後世一目瞭然,一首經過時間的洗滌傳世數千年的詩句,在閱讀之間,依然能對作者感情歷歷在目,這種跨越時空的共感…

當然是其他體裁文章也能做得到,只不過詩詞以精美著稱,像是現在的短影片一樣,用最快的動作語言將觀看者的注意力瞬間抓住,在讀完一首短詩的時間內,讓閱讀者為語言之美而折服。

對於其他文章而言,詩詞無疑較為容易記住,背一首詩不難,但是背《出師表》《逍遙遊》,卻會成為大部分人痛苦的回憶。

詩句的聲韻與凝練,使得閱讀者在讀詩句的時候,注意力最為集中,也代表著更能吸引目光。

當然詩詞的作者不一定是為了吸引目光才寫詩,更多時候是言情詠志,詩句偶然而發,噴湧而出,佳作天成,那才是真正的自然不做作,才能引發他人共情,被人欣賞,進而錄入文庫,流芳百世。

若是為了聲韻的協調,將一些天生佳句改動,那便捨本逐末了。

但自古以來,詩句就不是什麼大家之道,從古至今沒有任何一個時期會選擇以詩句來錄取人才,更多留名後世的詩詞大家,都有描述他們不得志的狀態,要麼是上位者看不見他的才華,要麼是抱怨生不逢時,從來沒有人審視過是否是自身學識不足。

能夠寫出流芳百世的詩句,詩詞作者本身的才學肯定不淺,但是他們是否將才學用在了正確的地方?又或許是他們的才能,僅限於寫詩詞上面?

天縱其才,用來寫詩太過浪費,歷史的粉飾者依靠文章傳世,歷史的維護者,用自身作為時間基石,築起千萬年的人類文明大廈的筋骨,這才是學文的作用,而不是用詩詞來彰顯自身的獨特風采。

當然若是兩者皆傳當然最好,默默無名不應該是學文的追求。

古代科舉不看詩詞,現代考試詩詞除外,不是沒有道理的。

詩詞在更多時候,只能作為學文的消遣,而不能當做主菜。

在偶爾胸臆舒張之時,為習文之路多點調劑,與字與句戲耍,逗弄一番這些凡間精靈,不失為放鬆的好辦法。

林間眼中,寫詩便是“逗字”,想要描寫什麼景色,就從已有的知識裡挑出合適的字眼,然後將之按照前後順序排列,加以潤色,使之連貫通順,若需要押韻,則在末尾字與詞稍微注意,改成意思相近的同義詞即可。

這種類似於隨機組合到最後形成一首完美能表達自己意思的文章過程,充滿了樂趣,完成之後還頗有一種酣暢淋漓的暢快感。

不用經常練習,只需自身學識不斷擴充套件,以後想要抒發情緒的時候,字與句就會自然而然在腦海之中排列組合成詩作。

夢裡的思維速度比現實中快上太多,現代詩寫起來自由度同樣比古詩簡單不少,至少沒有了字數和格律的限制,只有意象的表達。

不是說現代詩就簡單,現代詩更注重感情的完善,不像古詩那樣點到為止意會即可,現代詩更注重感情的完善。

殘缺不全的古詩,讀者會腦補完全,一句“意盡”就能讓讀者產生無限遐想,現代詩大多數時間,就會將作者的感情表現完全才能讓一首詩完整。

林間想要表達的是壞園丁遇上仙人掌的故事,那就得有始有終。

思考著詩句的結構順序,分開三個小結,第一小節寫仙人掌在荒野只需要一點水一點陽光就能茁壯成長的事情,第二點寫摧殘花朵的園丁,第三節講園丁試圖讓仙人掌接受“關懷”反而被刺傷手的過程。

“來吧,拔掉你的刺,讓我把你移植到這溫暖的花園內。”

“不,你的花園裡,水散發著肥料的臭味,明亮的玻璃,無法讓我接觸陽光。”

林間稍微停下了筆,覺得有些字數過多。

一個沒啥份量的投稿,字數太多勢必會佔據大量版面,教育報會直接選擇不採用稿件。

他開始精簡前文,完成初稿後才從夢中醒來,睜開眼第一件事就是拿出手機,將夢裡寫的詩句按照記憶輸入,看到大概沒有問題後,這才起床刷牙。

白天抽空將詩詞修飾一番,又覺得不放心,第二天星期五繼續修飾,直到每一個字都能表達出自己意思,才到學校娛樂室裡找到一份教育報,在報刊下根據投稿提示,傳送稿件到教育報郵箱內,這才安心等待結果。

林間不擔心自己的文章,如果林成智先祖說的不錯,長海市教育界今年內會有一次大變動,主要針對的就是那些教師,讓教育報刊登那些汙衊劉芳老師和曦光中學的文章,只不過是讓那些人更跳一點,魚在試探誘餌,經驗豐富的釣魚人怎麼可能這麼快拉線?

此時只要魚餌再香一點,那些魚肯定忍不住吞下去。

林間沒有學那些老師選擇匿名,光明正大留下自己的真名,一副“有本事來打我”的態度,如果那些老師看懂他表達的意思,還真保不準會對林間生氣。

因此這篇文章根本不用擔心會被削,說不定下一期教育報還要找個顯眼的板塊刊登上去。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