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曉山對茶藝的事情很是熱心,第二天早早過來,林間才剛吃完早飯,便被他帶著一同去了慈淨寺。
同行的還有星期天休息的林修平和林魚,嬸嬸今天把花店交給店員打理,特意空出一天跟來,到了年紀的女人相當吃這一套,去一趟寺廟,就得燒香。
到了慈淨寺之後,林間作為後輩,只能陪同二叔一家先去拜了佛,然後才跟隨黃曉山進入後禪院中。
寺廟後院沒有前邊供人觀賞的那般大氣,反而有一種超然世外的幽雅,木魚漸敲,誦經愈靜,唯有鐘聲還能穿過樹林相隔,進入這邊幽靜之地。
俄而鐘聲停了下來,唯有鳥鳴與禪院裡僧人誦經聲相合。
與那首名篇描寫的“山光悅鳥性,潭影空人心”景色頗為相合。
二叔的興趣是觀察寺院裡的樹木,老樹依然散發出勃然生機,林魚在循聲觀察鳥兒,只有嬸嬸一臉虔誠聽著誦經。
黃曉山帶路,眾人在後禪院內見到了等候幾人的dashing。
大概是光頭,所以不顯老態,大師的年紀看不出來,只是濃眉大眼,眼中有神,細皮嫩肉像才二十多的樣子。
只不過二十多的年紀,肯定是得不到黃曉山誠心誠意尊重的,林間猜測這人最少四十歲,因為吃素和保養以及心情安寧的原因,才顯得年輕。
“黃先生來了?”僧人看見黃曉山,臉上露出和善笑意,不像是外面的和尚見人稱施主,以一種相對平等的稱呼喊他,頓時讓人覺得親切許多。
“廣法大師。”黃曉山卻十分恭敬稽首。
“你還放不下身份,非我山中人。”僧人笑著說了一句,又看了後面幾人,並沒有什麼意外表情,依舊擺出那副溫和笑容:“幾位請進。”
“打擾大師清靜。”黃曉山帶著大家進入禪院,那和尚看過幾人,隨後又看向林間,眼中的顏色終於多了一分變化。
“這位小施主就是上次黃先生說的那個人吧?”
黃曉山終於放開了一些拘謹,笑道:“正是,這位小哥叫做林間,我從未見過與他一樣的泡茶手藝,看似簡單,試了一個星期卻始終掌握不到要領,今天帶來讓大師看看能不能找出他的技藝有何巧妙之處。”
“茶具已備,小施主請。”和尚沒有客氣,直接端出了自己準備的茶具。
這麼直接嗎?
林間看了一眼黃曉山,他笑著解釋道:“大師雖然是出家人,但也很熱心保護一些技藝,誠心求教,沒有別的意思,你給大師展示一下泡茶的手藝就可以了。”
“沒有報酬啊,我白乾嗎?”林間不解反問。
屋裡聽到這話的眾人,臉色各異,黃曉山都有些愣住,林間原來是這種性子嗎?
不料大師反而呵呵笑出聲音:“黃先生,你不如林小施主遠矣,我是出家人,喜歡是不沾因果的事情,林小施主若有所求,儘管開口,我盡力而為。”
林間這才笑嘻嘻地拿起茶壺,自顧去了外面取水。
禪房沒有自來水,旁邊還放著水桶和水缸,看樣子和尚平日都是堅持挑水的。
林間不打算用水缸裡的水來泡茶,按照林驚凰所說,積蓄一段時間的水雖然不至於失去活性,卻也不是最完美的狀態了。
他循著水聲找到山泉,打上新鮮泉水才回來,期間林魚一直跟在身邊蹦跳著看的津津有味。
之後林間開始按照方法泡茶,經過前兩次練習,他如今的手段成熟許多,泡出的茶水更顯得清澈乾淨。
和尚看著林間泡茶的步驟,一絲不苟默記在心。
待林間將茶水端上,和尚飲一口,只覺茶水居然與山間清風明月之氣相同,彷彿水中集合了山川靈氣一般。
閉上眼仔細體會,他依依不捨喝完杯中茶,遺憾說道:“我不知道這種泡茶手藝從何而來,但是看得出必然是極為古老的手藝經過千錘百煉,才能達到如此完美的地步…”放下茶杯,和尚慨然嘆氣,“可惜以後無法再次品到今日香茶了。”
“我不是還在嗎?”林間奇怪問道。
“你是你,不是剛才泡茶的你。”和尚輕輕搖頭:“這一杯茶水,可遇不可求,就算你再泡一次,也不是這一杯的韻,你不同,水不同,山不同了,我已學會你的泡茶技藝,但我泡出來的,也與你不同,貧僧獲益良多。”
這麼玄奧?林間對此沒有多少感覺,在他嘴裡,今天的茶和昨天的茶並沒有區別,昨天的茶與上星期的茶也一樣。
都比不上凰姨夢裡那一杯。
放下茶杯,和尚微笑問道:“林小施主有何要求?雖然我不覺得能夠有財力能夠回報你一杯茶,但會盡我所能。”
“我也不是要錢~”林間擺手笑道,跟和尚要錢就俗了,如果是唐僧那種紫金缽又另說。
“如果大師能給我解開一個困惑許久的問題,那就算這一杯茶請你的。”
“施主請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