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仙修煉心訣> 第五十五章紫經山論道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五十五章紫經山論道

第五十五章紫經山論道

第二天天明,張正就帶著眾人去梁州四處遊玩了。

首先去的當然是那留侯廟了。那留侯廟座落於中南山脈南坡的紫經山麓。那留侯本名張房,乃是姬國皇族之後,後因姬國被贏國吞併。張房便圖謀恢復姬國,結交刺客,在原陽狙擊贏國皇帝未果,遂四處逃亡。他逃亡至寧北時,遇黃石老人,並得《黃石兵法》.贏末天下混戰中,聚眾歸漢皇,並多有奇功於世,天漢王朝建立後,他被分封到留城,是為留侯。張房被為“天漢三傑”,漢皇曾稱他“運籌策帷幄之中,決勝千里外”。漢皇即位不久,先後殺掉許多有功之臣,張房急流勇退,來到紫經山隱身修行,後傳聞這張房得道成仙,飄然而去,後人稱此地為“辟穀”。後世有仰慕張房者,在此處立廟祭祀,時間一久,就成了這梁州的一處勝景。

留侯廟傍山依水,古樸典雅,終年雲靄繚圈椅狀,廟前一水和廟後一河又成環抱之態,廟四周幽靜肅穆,方圓百里蒼松紫柏挺拔蒼翠,大有護法衛道之像。二水輕流低吟,如琴鳴曲;鳥語清脆,空谷傳音;再加以廟宇玲瓏,樓臺迭現,常使風塵僕僕的遊客,如去雲霧飄渺,變幻無常之境,頓生飄飄欲仙,遊身世外之感。

入山門,便踏上一木橋,名曰“進履橋”,取張房在圮橋為黃石老人撿鞋穿鞋一事。橋上有欄杆和靠椅,橋下流水潺潺。越過木橋,便是高大的保安觀,入門後,左右有鍾、鼓樓,院中央幾立著“靈霄殿”,但見八角飛簷,琉璃瓦飾頂,彩繪拱鬥屋簷,頗為壯觀。殿側分列“三清殿”、“三官殿”、“三法殿”等配殿。從殿側北面經過庭,便進入大殿所在院落。大殿雄偉**,上縣“明哲風高”、“帝王之師”,殿門有對聯:“畢生彪炳功勳啟自授書始;歷代崇豐煙祀端由辟穀開。”殿內還有張房的塑像,顯得栩栩如生,生動逼真。

大殿前有拜殿,左右廂房對稱而立。院內清幽、古雅。殿堂門楣遍佈稱頌的匾額,如“急流勇退”、“機諫得宜”、“智勇深沉”.

不時還有附近的百姓前來上香,見到張正等人皆是頷首行禮,楊均頗感訝異,旋即似乎又想到了什麼。遂問道:“留侯姓張,張兄也姓張,不知張兄和這留侯是否同族?”

“愧不敢當,我這一脈乃是外遷而來,當初曾換過門帖,也算的是留侯後人吧,至於這留侯後人的正房,卻是另一家了。”

“原來如此,此處既有這許多楹聯,我等今日有緣來此,何不以這留侯事蹟留下一聯,以作紀念?”

“如此甚好,既如此,就請楊兄出對吧!”

“我這上聯是:豪傑今安在,看青山不老,紫柏長存,想那志士名臣,千載空餘憑弔處。”

略微思索片刻,張正一笑道:“有了,楊兄請看,我這下聯是:神仙古來稀,設黃石重逢,赤松再遇,得此洞天福地,一生願作消遙遊。”

“天然絕對,妙哉妙哉,今日老夫何其有幸,竟能遇見二位俊才!年輕人,過來吃杯茶如何?”

眾人循聲望去,卻見一手執柺杖的老者正在旁邊一座名喚拜石亭的涼亭中邀請諸人。不過,這不重要,重要的是,楊均等人的神識竟然沒有發現這老者,好像這老者是憑空出現的一樣,再用神識探去,卻空無一物,但是用眼看時,那老者卻在眼前。

知道這老者不是普通人,進了拜石亭,楊均當即行禮:“見過前輩,晚輩這邊有禮了。”其餘人等也是紛紛見禮。

“嗯,不錯不錯,都是幾個好苗子,好好努力,將來前途可期啊。”環視眾人,老者說了這麼一句話,也許張正還不知道這老者是什麼意思,但楊均等人卻是很肯定了,這老者的修為絕對是深不可測。

“不知老丈怎生稱呼?”張正問到。

“老夫陶然,年輕人來此是遊玩吧?”

“我等皆是初來梁州,聽聞這留侯廟乃是梁州第一勝景,所以特來賞玩。”

“嗯,這樣啊,今日相逢,也算有緣,之前看你們對對子時,文采不凡,老頭子我有幾個問題想考考你們,不知你們可願作答?”

“老丈請講,但我等只恐才疏學淺,難入長者法眼。”

“呵呵,不妨事,不妨事,既然我能對你們講,那就是覺得你們能答,大膽講,講錯了也沒關係。聽好了,這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我?第二個問題:什麼是道?第三個問題:什麼是我的道?若是現在不能答也無妨,可以先想想,等想好了再告訴我。”

老者的這幾個問題一丟擲來,眾人不禁一陣啞然,沒別的,這幾個問題看似簡單,可是仔細一想,才發現這看似簡單的問題,真要說起來,還真是一言難盡。

可以說,這幾個問題不僅凡人會思考,修仙者也會想,可是,卻沒有一個完美的答案,因為這看似簡單的問題,所包含的內容實在是太大了。

就在眾人思索之際,張正開口了:“老人家,晚輩說說自己的想法吧,如果哪裡有說錯了,還請勿怪。第一個問題,您老的問題是,什麼是我,其實是想問,我是誰,我要往哪裡去,晚輩不才,卻也對這個問題思考過,我認為茫茫紅塵,芸芸眾生,誰又能確切回答這個問題呢?天地間的一切無時無刻不都在變化著,若要真的問個什麼是我,那就是鑽牛角尖了,若說什麼是我,只能是特定條件下的定義,譬如,此時此刻我叫張正,張正就是我。我要往哪去,自然是要去自己認為該去的地方。別人我不知道,但我張正知道,自我懂事起,我就知道,要做個堂堂正正的君子,要做個頂天立地的男兒。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道,晚輩認為道是過程。道不僅是對萬事萬物的系統性、整體性的概括,而且是對萬事萬物發展過程的高度抽象和概括。道不是一種靜態的形而上實體,而是一個過程。道的過程性表現為道生萬物的過程,道的過程性是由只能用混沌理論說明的各種關係構成的,因此,道也是關係。

第三個問題:什麼是我的道,綜上所述,晚輩認為,我的道就是我在去往我要去的地方的這個過程,也可以說是完成自我的過程。不知晚輩這樣講,前輩可滿意?”

那老者聞言,微微頷首道:“不錯不錯,頗有幾分見底,看來你是對這些問題思考過的,那你們幾人呢,可有答案?”

“第一個問題,什麼是我,我認為我羅雪兒,羅雪兒就是我,只要知道自己是誰,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就行了。

第二個問題,什麼是道,道就是道理,是用來解釋這世間萬事萬物的,正是因為如此,道才不是我們可以說清楚的。正是所謂道中有萬物,萬物皆有道也。

第三個問題,什麼是我的道,我的道就是我羅雪兒做事的道理,方法,理由。

以上就是晚輩的回答。”羅雪兒說道。

“不錯,本心純淨之人方有如此之語,小丫頭,切莫失了你這純淨無塵之心啊,這是你莫大的福緣啊!”點點頭,老者語重心長的說道。

“晚輩以為........”

“晚輩覺得....”

眾人紛紛說出了自己對老者所提三個問題的回答,只有楊均一直坐在角落,什麼話也沒有說,似乎一直在思考。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