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黃金屋線上免費看>科幻靈異>清末惡徒傳> 第一百零五章 拜訪道臺
閱讀設定(推薦配合 快捷鍵[F11] 進入全屏沉浸式閱讀)

設定X

第一百零五章 拜訪道臺

公文和連同賣地收繳的銀子一同被遞進到平陽府衙門,這次何崇渙真的被氣著了,雖說在自己的縣裡行動不需要報備府衙,但是這裡面有著大量的利益,眼看著白花花的銀子從指頭溜了出去,不僅肉疼,心尖都疼的直咧咧,如果要自己做的話能生生啃下來幾萬兩銀子。

鄉寧遞進的銀子數量附合朝廷的規矩,何崇渙知道自己與鄉寧縣不和,好像和道臺衙門關係不錯,霍州道臺周士傑自從上一次來函為那個姓楊的小子求情之後,侯家就好好的查了一下週士傑的底細。周士傑不是山西人是陝西鳳翔人,走的是正統官派的路子,雖說是舉人之資,好像得到朝里豪貴的力挺短短五年就從陝西山陽的縣令做到今天從三品的道臺,山西與其他的省份不同,道臺是高配從三品,等同於一隻腳邁入了朝廷大員的行列。之所以當時沒有弄死楊旭那小子,就是怕觸怒了周士傑。

“靈山老母”不僅在鄉寧附近幾縣散播的很大,在府城的勢力也是不小。但是何崇渙愣是裝作不知道,不是何崇渙不想動,平陽府的大豪強們可不是區區小小的鄉寧可以相比的,身上的散軼虛職光是六品上下的就七八十人,真是動一發而牽全身,那幫人做糖不甜、做醋可酸。

沒想到鄉寧最先動手了,還大刺刺的給自己上公文,何崇渙收起輕視之心猜想莫不是周道臺在身後做靠山的緣故。確定銀錢數額,沒敢做一點手腳沒做,換成票號的銀票憑證,附上平陽府衙門報捷的公文直接傳上道臺衙門。

周士傑接道平陽的公函和銀票已是五日後了,其實鄉寧傳過來的公文早在兩天前已經到了,詳細說了一下這次圍剿的“靈山教門”的詳細經過,當然經過薛成章潤色之後的文章。打打殺殺那是武人的事情,周士傑一點都不關心,關鍵是剿滅當地教門之後,當地的鄉紳們具結名報賀,這才是最值得稱道的地方,以前這種事情往往都是衙門做事鄉紳們拆臺,最後成事都是虎頭蛇尾,這次沒想到那區區的年齡不足三旬的小子竟然搞定了全縣的鄉紳。

周士傑翻到後面從裡面滑落一張褐色的紙張,周士傑撿起來一看,赫然是二千兩的銀票。笑了笑自言自語道:“這小子有點意思!”

之前關於這楊旭的事情,作為溝通地方府衙與省級衙門溝通的道臺。周士傑壓根不想管,可是自己的恩主說話了,自己即便不想辦也得辦。但是心裡充滿了疙瘩,一個小屁孩竟然頂撞上司,聽說劫掠商人錢財,這要是早些年間朝廷法令齊全的時候,直接砍了。沒想到做起事來還真是雷厲風行,這樣的人在這個時代不容小覷。而且還被張伯芳選作侄女婿,不管怎麼樣都得給恩主面子。把手裡的銀票細細的看了一遍,心理琢磨得失,最後還是笑吟吟的塞進袖子,同時寫了一份報捷的文書和平陽,鄉寧的文函一同遞了上去。。

眼瞅著年結來臨,作為張家準女婿的楊旭開始登門拜見張家大伯,張家兄妹父母早歿,這一家之主只能交由張伯芳做主。對於眼前這個年輕人張伯芳壓根沒看上眼,平時幫助他不過是寵溺自己侄女的關係。閹人從小失去了傳宗接代的能力,所以對待親近的侄兒輩分的晚輩特別疼愛,自己的弟弟還早歿更是把照顧幼子*的責任轉移到張伯芳面前。正所謂高門嫁女,所謂的高門不僅是官宦子弟,更是讀書傳世的人家,像楊旭這樣出身貧農之家,僥倖得官的人張伯芳壓根沒放在眼裡。但是奈何弟弟看走了眼,所謂好女不二嫁,退了婚的女兒家就成了高門大戶嫌棄的物件,也是出於無奈吧。

不管看不看中眼,但是幾十年的宦海生涯養成的喜怒不行於色的行事姿態。至於張月菀的哥哥張展瑜對待楊旭更是沒有什麼好說的,匆匆幾句場面之詞便回屋看書去了。原本看待楊旭是縣令的身份略顯親切,由於今年的鄉試落榜,心情不悅,現在看著白丁竟然爬上縣令之位心底生了一些嫉妒和鄙夷,對於和自己的妹妹的親事更是一心的反對。

楊旭不知道仍然熱情的挽住張展瑜笑著說道:“大哥,這書就別讀了,這朝廷的年景說句實在的一年一變,現在更是崇尚西法,西法可是沒有考科舉這一套的路子。”之所以喊大哥,是順著張月菀的這邊的關係叫的,而科舉在1895年之後,大部分的地方開始陸續的廢除,直到1905年全部廢止,而西安的在明年起就開始秀才資格進學府當監生的經歷,選派入官。

不過話音剛落,張展瑜幾乎跳了起來,吼道:“你一個白丁知道什麼?從古至今這科舉就是掄才大典,還廢止?簡直信口雌黃,又不是看在你是知縣的份上,我一定告你一個妖言惑眾的罪名。”

看著張伯芳也是不停的皺眉頭,楊旭知道說話有些輕率了,趕緊叨手致歉。但是這張展瑜眼看著就是讀書讀傻了的一類人,只要知道天下大勢的人都在琢磨改變的事情,只有眼前的這一類才會抱殘守缺。

待張展瑜回去之後,楊旭先是幫著張伯芳自己的看了一下身體,看來特效藥的功效顯著,然後談起楊旭和張家的婚事,雖說父母之命媒妁之言,但是雙方的家長沒見面,就拖了些日子。自己是光棍一日,但是族譜還是排在了趙家,按理說長兄如父,應該趙老漢過來定日子,但是楊旭心理有些暗暗擔心。

春節是送禮疏通人情的傳統佳節,張伯芳指示楊旭該行動一下了,這麼長時間收到道臺的庇護,不上門謝禮有些說不過去,雖說張伯芳是周士傑的恩主,但是關係是靠著利益上來的,時間一長,還能不能成為張家的支柱還真的不好說。自己的侄子不太會為人處世有些靠不上,雖然不滿意楊旭但是對其上下逢迎的手段還是很看好,親手寫了一封信遞給楊旭轉交。至於府城的關係,楊旭最多給知府衙門的師爺楊辜捎上一些禮品,其他的人知府和同知對自己都不善,還是不觸這個黴頭了。

山西靠近蒙古,所以馬市比較多,楊旭選擇二十多匹腳力比較好的馬匹,把縣裡處理雜事交給薛成章,便和趙河等二十人,騎馬前往霍州,之所以人多就是因為上一次差點被暗算,所以這一次能帶上的人馬儘量帶著。

走的時候差五天過年,還不到官員休沐的假期,楊旭想著趁著這個空檔時分拜訪比較輕鬆。為了節省馬匹的腳力,還是走了兩天。

霍州的規模無論是人口還是繁華程度都比不上太原,甚至比平陽府還小了些,但是衙門眾多,楊旭知道道臺周士傑有自己的宅子,便把拜帖遞給門房代為通稟,但是沒想到在門口愣是站了一天都每人理會,第一天楊旭失望的回道客棧,第二天楊旭又一次上門,剛巧前面有一個人也在拜訪周士傑,手裡遞上了一兩銀子,那門房歡快的通報給管家。楊旭這才一拍腦袋,自己又蠢了。趕緊給門房補上銀子,有銀子開路,自然不同,門房把人帶到倒座房的大廳內上茶坐著等候,管家進來說是過一個時辰休班,老爺便會來與大家見面。

身為霍州的道臺,周士傑自然忙的停不下來,道臺負責管理和疏通四個府二十一個縣的公文。不過在衙門裡坐班的時候的不多,都是這個層次的官員了,只要處理完一些重要的事情,其他的都帶到自己的府裡由師爺參贊處理。

回到府裡,周士傑在丫鬟的照顧下更衣,換上一身休閒的袍服,雖然外面白雪皚皚,但是室內溫暖,房間的牆壁留有夾層,下人們在炕房裡就可以持續的燒炭給附近的幾間房子供暖,這是名副其實的暖牆,整個房間溫暖如春。管家遞上來拜帖,周士傑大致的翻了翻,不是過來送禮的下官就是一些商人過來攀交,最下面的一則竟然是鄉寧的小縣令也來送禮,一盒人參和幾品玉器,周士傑笑著放到一旁。忽然想起了什麼,重新撿起來看了一下,不錯,來的是恩主的女婿。

倒座房裡等候召見的人已經來了七八個,有認識的開始交談,即使不認識的也相互交換一下名帖。只有楊旭一個人傻坐在一旁,一則他的年紀看起來太小,二則就是一身素裝看起來就不像大富大貴的人。相鄰楊旭而坐是一個面相富態,身著裘皮狍子罩著的長衫的圓臉男人,兩隻眼睛雖小,但是透著精明,儼然是個商人模樣。看著楊旭身著一身布衣厚襖,看上去不起眼但是坐姿端重,一副不苟言笑神情,上前搭話道:“小兄弟,哪裡人?”

楊旭本來想著自己的事情,別人不願搭理自己,自個也是樂得清靜,見有人發問,便笑著說道:“平陽下轄的偏僻小縣——鄉寧的。”

“是來跑場還是搭線?”意思就是跑官送禮還是做生意。

楊旭不好明說,只好含含糊糊的說道:“家中的一位伯父常常受到道臺大人的照拂,今日來感謝一下。”

這話一出,旁邊一片鄙夷的神情,因為楊旭說的像是周士傑的親戚一般還是特別熟悉的樣子,要是真的熟悉還能跟著他們在倒座房裡等著侯見,早就進了二門,到客廳去等著了。看來也是前來搭線的。

上一章 目錄 +書籤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