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賬縣令”的字頭媒婆是不敢說的,把大體的意思給楊旭做了通稟,楊旭苦笑了兩下,跪就跪吧,為了娶個老婆跪一會,比後世買房買車輕鬆多了。
這就有了楊旭在張家門前下跪的場景,周圍聚集了一群看熱鬧的老百姓,都見過草民給縣老爺下跪的,沒見過縣老爺在一家門前長跪不起的場景,都是紛紛傳揚這家門第不低啊,七嘴八舌的打聽是戶什麼人家,這麼牛!
張家的管家看圍堵在門前的老百姓越來越多,即使楊縣令拉的下臉來,這張家還得要面子呢!張伯芳讓下人把楊旭拉進門裡,再讓下跪就沒了道理,按照過去讀書人的傳統習性,下跪可就是代表臣服,代表了一定意義上的屈從,其中不乏侮辱性的含義,不過這些東西對於楊旭來說都是牛嚼牡丹,這傢伙壓根沒這個概念,張伯芳也沒想到一個縣令如此的沒臉沒皮,本來想出的難題,在別人的眼裡卻不是件事,猶如一個拳頭打在棉花上的無力感。
由管家帶到正廳裡面喝茶,張伯芳一臉老神在在的模樣,連正眼都沒有一個,楊旭趕緊上前居禮,門外都跪過啦,這裡拜見長輩當然也是少不了磕頭。臉都丟過一次了第二次也就沒有心理障礙,“晚輩楊旭給長輩磕頭了。”行大禮拜倒在張伯芳腳下,仿若未聞,張伯芳依舊神遊的模樣。
一會的功夫的膝蓋又開始痠疼,幸好是在深秋,下身穿的多了一些,但是老這麼跪著也不是個事,正想著聽聞內室一陣腳步聲傳來,還未抬頭相看,就聽到一聲清脆的叫聲。
“侄女給大伯請安了!”
張伯芳似乎回神的樣子,“免了!這麼早就來給我請安啊?”
張月菀瞟了一眼地上的楊旭,抬眼說道:“侄女不是想伯父了嘛!對了,伯父你感覺身子怎麼樣?最近天氣愈發涼了,你的咳嗽好些沒有?”
“好多了,最近沒怎麼咳?”
張月菀踢了一下地上的楊旭,“這還是你的功勞呢,你那藥還有嘛?伯父的病要是留下病根就不好了。”
楊旭張著笑臉,“有,都是宅子裡呢!”
“趕緊拿過來吧,也算你一份孝心!”張月菀剜了楊旭一眼。
楊旭也不是傻子,趕緊從地上爬起來對著張伯芳拱了拱手說道:“晚輩家裡有些備藥,一時心急忘了拿過來,您老稍等片刻,晚輩過去一趟,再回來聽您老人家的教誨!”
張伯芳眯著眼睛,看了看侄女又看了看楊旭,輕輕的搖了搖頭,自言自語的說道:“都說女大不中留啊!這老話在理!”對著楊旭一擺手,“去吧!”
接下來的事情就是媒人的專長了,“三媒六聘”又叫“三書六禮”!三書分別是聘書、禮書、迎書,六禮分為納禮、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迎親,這續續總總得下來幾個月是有的。
侯家宅子這幾天頗不平靜,而且像一個炸雷一般打擾了侯家老爺子的清修,沒想到自己票號銀子被劫的事情出現了轉折。十天前侯奎從平陽意外查到當初主使劫掠蔚泰厚票號銀子的不是什麼勞什子山匪而是給自個看病,救自個一命的那個小年輕。侯蔭昌大感驚詫,銀子倒是沒什麼,自己的命怎麼著不值那十萬兩銀子,混跡商行五十年從手上流過了千萬兩的銀子,區區十萬兩還真沒進老爺子的法眼,不過是沒想到這小子本事不小膽子也不一般的大,但是對於侯奎的處理,逼著交出十二萬兩銀子的事情,侯蔭昌覺得做的下乘了些,但是侯蔭昌骨子裡還是商人,覺得下乘的原因不是銀子的問題,而是既然已經得罪了人絕不能放虎歸山,利用各種手段讓這小子歸了西才是正道。這樣不白不黑的處理,最容易出現後面繁瑣的麻煩事。這不已經跳出來個道臺,過些日子不知道跳出來什麼人呢!
道臺侯家是得敬著,但是也不是說不能得罪的,侯蔭昌自己就是正三品的閒職,官場上下的關係,指不定誰畏懼誰呢。侯蔭昌覺得侯奎性子不穩,做事丟三落四,不穩妥,本來十萬兩丟也就丟了,侯蔭昌對這個年輕人比較看好,有膽識有魄力,關鍵一手好醫術,指不定什麼時間就用上了,那些銀子當做培養後備力量的投入。但是既然已經得罪實了,那就把叫什麼楊旭的小子,一竿子打死,做不了朋友就決計不能培養出一個敵人來,這件事交給義子侯從傑來辦理。
誰知道侯從傑身子還沒動,駐地鄉寧的酒樓就來信了,這小崽子已經買了七品縣令的實職,而且到任了。這下侯從傑覺得不好辦,找父親商量。侯蔭昌也沒有好辦法,沒有實據去辦一個縣令,殺官就是謀反,不能再讓知府何崇渙將人抓起來吧?知府對縣令沒有直轄的刑事的權利,逮捕一個縣令需要報備道臺衙門,然後通稟巡撫或者布政使衙門,發公函才行。侯從傑無奈只得去信給平陽知府何崇渙,多打壓一下鄉寧知縣,現在也只能在這方面做文章了。
楊旭還是老樣子,三天一排衙,平時去徭役的工地看看,老百姓特別熱情,這深秋的天氣本來地裡就沒有多少營生了,在工地上每天三頓有吃有喝的,身子骨也壯實起來了,有些人兩個鍋盔不捨得都吃完,只吃一個,滿滿一碗豬肉燉菜也吃一半,剩下的都帶回家,況且每天還下發兩斤的粗麵,一斤半一個鍋盔焦香酥脆,除了早上的粥,這個最實在,拿回家去一刀切幾瓣,即使沒有菜也吃的暢快,這豬肉燉菜就是相當於過年的美味啊,一家老小好好的解了饞。
那些今年不服徭役的漢子很多人跑到工地周圍問問現在還缺不缺人手,楊旭也想人多好辦事,但是招一個人進來就是一份錢糧,地主家也沒有餘糧啊!
現在整個縣城縣衙的人手楊旭算是拿住了,捕頭給了姬四寶,這傢伙聰明伶俐、腦子反應快。捕快也是原來的鄉勇,除了以前諳熟刑案,沒有太多過錯的老捕快,其他都被一一換了個遍。
縣裡有捕頭一名,捕快二十四人,分為捕手和快手,就是拿人時候的分工而已,負責緝捕、傳喚和調查罪案。三班衙役三十六人,打雜衙役的十二人,這些人負責衙門的站堂、緝捕、拘提、催差、徵糧、解押等事務,衙役的身份分兩種:民壯、庫丁、鬥級、捕兵為良民,皂、快、捕、仵、禁卒、門子為賤民。縣衙旁邊的牢房、牢頭一人、仵作二人,獄卒十二人,六房書吏二十人,這部分人吃的是官奉,比起捕快衙役高了一級,起碼是公務員待遇了。至於教諭這一類的本身也不屬於縣衙的吏官,除了原來典史、主簿加上攢典一共120人,這可是整個縣的配置,萬一出現個暴動,賊匪什麼的,這點人手根本不夠,所以縣裡備有招募壯丁、鄉勇的權利,這部分人其實就是衙役一樣的差事,不過不是正規軍而已,用現在語言就是輔警一類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