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顯然,這就是崇禎沒有像歷史上那樣選擇自殺的原因。
正因為,崇禎認為蘇銘和李自成完全不一樣,他覺得蘇銘是可以花重大代價收買的,所以才選擇在勤政殿中等待蘇銘的到來,並且希望能說服蘇銘。
在原來的歷史上,李自成已經佔領了數個省份,是擁有了自己的基本盤,可以爭霸天下的軍政集團的首領!
而且,他還是已經登基稱帝的男人,天生就和崇禎犯衝!
而李自成兵犯北京城這一戰,也是李自成定鼎中原的臨門一腳。
在這種情況下,當皇宮被攻破之時,崇禎當然只能選擇自殺。
如果他不自殺的話,李自成反而能夠利用他的存在,更加輕而易舉的平定天下!
然而,蘇銘卻不一樣了,雖然他擊潰了李自成的軍政集團,甚至同樣攻佔皇宮,但他自身卻只能算是一個擁有強大軍事力量的純軍事集團而已,完全沒有任何的政治力量。
蘇銘的軍事集團和李自成的軍政集團相差甚大,比如,李自成如果佔領了北京城,這完全能夠成為他定鼎天下的前鋒號角。
而若是蘇銘佔領了北京城,沒有七八年以上的時間,是不可能經營出屬於自己的一塊基本盤的。
要是一不小心,說不定連軍隊都養不活,更別提什麼爭霸天下了。
而把北京轉化為自己的基本盤之後,培養出自己的政治勢力,蘇銘的軍事集團才是一個割據軍政勢力,擁有了爭霸天下的底蘊。
這就如同吳三桂等人一樣,要知道,在原本的歷史上,吳三桂,祖大春等九邊守將,也形成了一個手握二十餘萬大軍的軍事集團!
可是,這個軍事集團,明明在實力足以抗衡大順軍或者滿清鐵騎的任何一方,卻在大明滅亡之後,不得不在大順軍或者滿清中選一個投降,完全沒有想要爭霸天下的跡象。
這正是因為,他們缺乏自己的基本盤和底蘊,在大明倒下之後,每年數百萬兩的遼餉斷了,他們甚至連自己都養不活,更別提什麼爭霸了。
而後來,吳三桂當上平西王,擁有了自己的基本盤,在經營了十多年之後,僅他一方勢力,就敢起兵推翻大清!
由此可見,基本盤的重要性。
崇禎自然也懂得這個道理,所以,他也正是寄希望於此,由此期盼蘇銘可以接受他的招安。
至於崇禎口中所說的數十萬勤王大軍,那只是說出來嚇唬嚇唬蘇銘的罷了,說實話,連崇禎自己都不相信。
現在的大明朝,哪裡有這麼多兵力啊?
而且,要是那些軍隊真的有用的話,李自成的大順軍團還會勢如破竹的一路平推到北京嗎?
還有,別以為他崇禎不知道,吳三桂那個王八蛋已經在唐山逗留很多天了,一直拖延著不敢來北京,生怕碰上李自成的大順軍,讓他手裡這些軍隊受到損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