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家從半夜便開始燈火通明,南瓜麵糰是提前和好放到炕上溫著的,麵糰軟硬度正好,全家忙著捏南瓜小餅往裡塞紅豆泥,掌鍋生火的事則是由李四喜和柳氏負責。
忙活到天色矇矇亮,裝了一擔箱的南瓜餅,李四喜這才獨自跟著提前約好的牛車去了集市。
錢氏本也要跟著去收錢,可無奈牛車上裝滿了貨,只能再坐下一個李四喜,她若是想去,只能走路。
她雖然眼熱,卻也沒辦法。
趕牛車的人叫老楊,按輩分李四喜叫他一句楊叔,他每個集市都去打鐵,捎上李四喜也只是順便,因此李四喜給他的路費也很合適。
老楊家跟李家離得不遠,更何況村子裡誰家有個動靜都知道,李四喜那點破事老楊都清楚。
一開始聽李四喜說搭車,去集市上做買賣,老楊只以為她又胡鬧。
此時見她準備齊全,出發時間也絲毫不耽誤,不由得吃了一驚,這丫頭難道是來真的?
老楊是個打鐵的,每次都是固定攤位,李四喜卻是賣吃食的,不方便跟他擺在一起,老楊便先把她送到了一處周圍幾乎都是吃食的擺攤處。
李四喜打量了一圈,有饅頭有包子有糖人還有面攤,除了這老幾樣其他吃食種類也很少。
撐起攤,一個個南瓜餅擺了出來,夾在周圍寡淡沒新意的吃食攤裡倒別有一番風味。
有人被吸引過來,沒見過這是什麼東西,“姑娘,這咋賣的?”
李四喜忙應道,“一文錢一個,來一個嚐嚐?”
那人撇了撇嘴,嫌貴,指了指旁邊的包子攤走開了,“人家的包子一文錢兩個,你這是什麼東西賣這麼貴?”
李四喜驚訝於這個年代的物價,兩個包子才一文錢,真是昏倒,可惜此時她只是一個窮光蛋。
眼見著對面的包子攤生意紅火,她這邊卻無人問津,李四喜有點著急,她還以為這東西很容易就能賣出去。
得想個辦法……
對了,李四喜記得二十一世紀好多商家為了推廣產品,都會拜訪試吃產品,供客人嘗試。
她便如法炮製,將一塊南瓜餅切成了幾塊小份,盛在盤子裡,壯著膽子穿梭在行人中。
焦黃的表皮映襯著內瓤深紅色的紅豆餡,看起來是很好看,但行人們都不知道這是什麼點心,一聽說是免費的,連嘗都不敢嘗,連連擺手拒絕,生怕是什麼毒藥。
李四喜繞了一圈愣是半個南瓜餅都沒有送出去。
李四喜氣狠狠的抓了一塊南瓜餅往自己嘴裡送去,這麼好吃,為什麼就是沒有人買!
難道她的第一筆生意還沒開始就要夭折了嗎?
她正愁得不知道該怎麼辦才好的時候,攤前傳來了一句驚喜的叫聲。
“四喜!”
熟人?
李四喜應聲抬頭,之間攤前站了一個年輕男人,他穿著一件蘭色暗花緞子的外袍,腰間束了堇色宮絛,頭髮束得整整齊齊,離他稍微近一點便能聞到一股濃重的刨花水香味。
一副當下男子們時興的打扮。
因為繼承了原主的記憶,當他的臉映入李四喜眼簾的時候,一個名字和一封書信從她腦海中便蹦了出來。
王鈺!
原主就是為了他寫情詩為了他退婚為了他哐哐上吊!
惹得原主把小命都丟了,李四喜可算是看見了這人的廬山真面目。
結果,就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