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午吃的是疙瘩湯就著鹹菜。
面是石頭送來半袋子雜麵,鹹菜是小魚媳婦送來的脆脆的醃洋姜。而鍋碗瓢盆幾乎都是從青山清水兩兄弟家裡倒騰來的。
碗不夠用,青水就劇葫蘆成瓢,沒有筷子,掰根樹枝就能用。
青水兩口子留下來,吃了飯,幫著把磨坊周圍的幾個樹坑填平了,整出個院子的雛形,這才回去。
這天,鄉里鄉親幾乎來了半個村子的人,有幫忙的,也有送東西的,還有過來看熱鬧的。而姜家老院裡的人,卻沒有一個過來看一眼。
晚上,一家人擠在小屋裡的地鋪上睡覺。屋子小,又沒有窗戶,即使鋪了厚厚的一層麥秸杆,屋頂的溼氣也讓人覺得憋悶。
也許是一家人擠在一起的原因,姜靈汐奇異的覺得心中分外踏實。很快,她就進入了夢鄉。
她睡了,其他人卻睡不著。
首先是姜靈瑞,好奇完了這新環境後,就嘰嘰喳喳自豪地宣佈了他和妹妹“共同”的神仙夢。
他憋了快一天了,要不是小妹說神仙夢讓別人知道就不靈了,他早就朝小夥伴們炫耀了。
這太神奇了,一個夢到喂妹妹吃仙丹,結果妹妹真的在夢裡吃了仙丹。
加上又有姜靈雪作證,一家人都覺得不可思議,又驚喜萬分。
姜有田想了想,開口道:“娘,看來這倆孩子有仙人保護呢!”
“嗯,我早就感覺到了,汐兒遭恁大的難都能熬過來,如今還活蹦亂跳的,連塊疤都沒有。我就知道這孩子福大命大。”李氏欣慰的道。
張玉秀愛惜的摸摸小女兒的臉,溫柔地笑道:“這孩子脫了層皮,反而變白了,看這小臉嫩的,睡得真香,一看就是個心寬有福的。”
一家人被小兒女的夢弄得心情大好,沖淡了離家的傷感,說了好一會話,才漸漸有了睡意。
夜裡,李氏翻了個身,悠悠的嘆了口氣。
在姜家過了大半輩子,要強了大半輩子,老了老了卻鬧了和離,給個妾讓位,其實她心裡苦的很。
“娘,我和玉秀商量好了,咱們現在先湊合著住,等收了麥子,我就給您蓋磚瓦房。”
長這麼大,第一次離開那個家,還是以這種方式,姜有田豈能睡得踏實。
所以老孃的一聲嘆息,他聽在耳,痛在心。
姜有田心裡也憋著一口氣,不能讓那一房人看笑話。就是淨身出戶,也不能讓娘住得太寒酸。
“兒啊,咱不掙這一時之氣。”
李氏明白兒子的心情,她故意聲音輕鬆的道:“娘手裡還有三兩銀子,明天我去買些米麵吃食,咱先蓋兩間土房子。”
張玉秀也沒睡著,說實在的,離開那青磚大瓦房,她心裡是捨不得的。
可婆婆在那個家住不下去了,丈夫要孝敬母親,她也沒什麼可說的。
為人媳就應該孝敬公婆,丈夫是天,他住高樓大廈,她就跟著住高樓大廈,他吃糠咽菜,那麼她就跟著吃糠咽菜。
常言說:嫁雞隨雞嫁狗隨狗,嫁個扁擔抱著走。
就是這個理。
聽了婆婆的話,她連忙道:“娘,我手裡也有二兩多,還有我那鐲子也……”
“你的你先拿著,”李氏打斷兒媳婦的話,接著說道:“你們聽我說。”
張玉秀:“哎,娘你說。”
“土房子建成夯土的,加個石頭底和石板簷,頂上用蘆葦荊芭壓實,能撐好些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