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時瑾毫不吝嗇地贊葉夏。秦時瑜卻臉頰發燙,他疲懶得很,到目前為止,沒想過考科舉,這會兒被長兄拉出來一起在家人面前遛,好不羞恥!
“嗯,你們兄妹三個裡面,的確是夏夏最聰明。”
秦父頷首,慈愛地看向葉夏:“多吃點,如今天下雨了,咱家前後院的菜地裡長滿菜,回頭爹身體好點,就去翻地,再設法買點糧種種上,等到秋收咱家就有糧食了。”
葉夏放下空碗,笑容靈動恬靜說:“我吃飽啦,爹你和娘還有大哥二哥快吃,不用管我。”
為幫助災民充飢,她之前透過意念撒下不少苜蓿種子和這景王朝已有,較為大眾化的蔬菜種子,受災百姓看到,
採摘來就能下鍋煮著吃。苜蓿本是產量極高的牧草,更是被譽為“牧草之王”,但新鮮的苜蓿能夠食用也是事實。
如將新鮮苜蓿淘洗乾淨,放入開水煮一煮,熟了後撈出,再用清水浸泡,繼續去掉所有雜物,撈出,
擠幹水分,切碎,加入調料,攪拌均勻即可入口。在沒有糧食裹腹前,災民們靠著苜蓿和蔬菜起碼能充飢一段時日。
要說這景王朝,是取代劉漢王朝建起的又一個封建王權帝國。迄今近兩百年,算上當今天子,共經歷六位帝王掌權。
要說的是,景王朝的歷任帝王都比較長壽,且在位時間都不短,其中第二任皇帝二十三歲登基,在位長達五十五年。
不過,拋開這個第二任帝王和開國皇帝在位時間不論,當今天子前面的三位皇帝,皆是五十過半主動禪位給太子,移居行宮榮養,做太上皇。
許是景王朝皇室太祖遺風好,包括當今天子在內,景王朝歷任帝王不說個個英明睿智,治國有方,但無一人被百姓冠上“昏庸”二字。
因此,景王朝迄今兩百年來,民生、經濟、軍事等方面發展都很不錯。國家強盛,外敵自不敢輕易入侵,
可天有不測風雲,自三年前起,景王朝統治下各州府,不是這裡鬧水災,就是那裡地動……賑災、放糧,
朝廷應對得當,前邊出現的這災那災,雖有造成不小的損失,卻在短時間裡安撫好受災百姓,並很快幫助百姓恢復災前生活。
可誰都沒想到,去年初出現的旱災,三個州府同時出現旱災,竟延長至今,一時間,國庫緊張,糧倉缺糧,導致受災區的百姓不得不離家逃荒。
今日之前,去年初,葉夏家所在的州府和左右相鄰的兩個州府,是一滴雨都沒下過,就去年冬該下雪也不曾飄落一片雪花,
要麼太陽炙熱燒烤大地,要麼寒風凜冽乾冷,河干山禿土地裂口子,災情真得不是一般的嚴重。遲遲等不來新的救濟糧,
找不到能服用的水源,人心浮動,葉夏家所在這片西北區域,放眼望去,是既荒蕪又淒涼。而比之景王朝的西北受災區,
緊挨著西北邊關的外族的日子更難熬。因為外族是靠放牧生存,旱情出現的比景王朝西北區這三個州府還要早半年多,
若不是忌憚景王朝的國力和軍隊實力,前年冬,外族便想著要南下,以景王朝西北作為入關口,進行燒殺搶掠,獲得生存資源。
然,心中的忌憚,終使得外族強按住惡念。可現如今,景王朝連續三年被這災那災鬧得國庫空虛,鬧得西北區百姓人心惶惶,四處逃荒,這在無形中給了外族一個入侵的契機。
但為確保成果,外族並未輕舉妄動。今日葉夏家方圓百里出現降雨,且雨水浸潤過的地方滋生出成片的綠色,這讓逃荒尚未遠去的百姓和藏在其中的外族探子無不震驚。
百姓們回過神,不約而同跪地叩謝老天爺,外族探子跟著人群跪下,心裡想的是他們草原上是否也有降雨,也有出現眼前的神蹟。
沒錯,在老百姓眼裡,前面降雨,雨停,放眼望去的成片綠色,絕對是神蹟。餓極的百姓邊哭邊笑,感謝老天爺,手裡攥著綠油油的菜葉子,生著就往嘴裡塞。
饒是如此,一個個都覺得嘴裡好香。
不知哪個喊了句:“老天爺給了咱們活路,咱們不用逃荒咯!”
緊跟著就有人喊:“回家咯!回家咯!”
幾乎是一呼百應,逃荒途中但凡遇到降雨的百姓,懷抱用鍋碗瓢盆接到的雨水,懷抱綠油油的蔬菜,
笑著哭著朝歸家的路疾步前行。像是渾身有著使不完的力氣,想著一回家就去翻地,把藏起來捨不得吃的糧種撒到地裡面,想著過三兩月,便有糧食收穫,腳下的步子忍不住再次加快兩分。
葉夏自是不知道這些,不過,於葉夏而言,不難想到。畢竟外面再好,不如自個的家好,再說,逃荒到外地,
是災民,被當地人更是稱作流民,沒落腳的地方,一個不慎,衝撞到當地權貴,可能性命不保。皇權時代,在權貴眼裡,普通百姓的命賤如草芥,根本不值錢。
“要是晚上和明後個也能像今箇中午這樣下場雨就好了。”
秦母喝口山藥湯,輕嘆一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