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間飛逝,轉眼間兩個月的時間過去了,那些獲得金字招牌資格的商人們,恨不得天天長在麟德殿旁好好的表現一番。
有了充足的材料支援,修建速度怎麼能用一個快字來形容,僅僅兩個月的時間,麟德殿的地基基本已經修建完畢,只等著金絲楠木運到後,便可以開始加工那浩瀚恢弘的屋頂。
而另一邊,李懷仁率領他的人馬,在這兩個月的時間內,已經沿著水路修建了十多座碼頭。
可以說,現在商船就可以沿著這條水路完成運輸任務,為了檢測河道的安全問題,李懷仁親自押運貨物在河道之中行走了一次。
甚至還將這一路沿途容易發生問題的地方標註出來,然後吩咐屬下將這些地方好好的處理一番,
這是他與皇室的第一次合作,在這些細節上,他不想出現任何的問題,這條由他開闢出來的水路,他絕不允許出現任何的意外。
雖然李懷仁修建碼頭的事情早就在大唐傳開了,可是依舊沒人注意他的存在,雖然對於這條水路充滿了好奇,但是對於安全上的問題,他們依舊擔心不已。
所以,經過測試後的第一天,整個長安城內的商人們都保持沉默,沒有人願意冒這樣的風險去充當小白鼠。
可是,朝中的大佬們卻不以為意,這條水路的開闢,他早就明白其真正的用途。
所以,以程咬金、長孫無忌、等一眾大佬們紛紛派人從水路前往其他城市,這樣的舉動雖然讓其他商人們驚訝,但是依舊沒有選擇貿然行動。
直到數天之後,那些經過水路離開的商人經過水路押送貨物回來時,那些在遠處觀望的商人們才真正的變了臉色。
若不是親眼所見,他們實在是難以相信,同樣的距離,走水路要比陸地上快兩到三倍,要知道這些節約出來的時間,對於這些商人們來說,那就是不菲的利潤。
這一刻所有商人們的眼睛都亮了,迫不及待的向碼頭趕去,生怕去晚了而找不到押運貨物的船隻。
小正太沒有讓人在外界宣揚水路的問題,可是這個話題卻轟動整個長安城,上到門閥世家,下到百姓貧民。
只要有心思做生意的,都紛紛趕到碼頭,而朝廷收取的費用那也是相當的合理,根據運輸貨物的多少,收取百分之五的稅收,便可行走這條水路。
當然,為了服務大家,小正太刻意命人在碼頭停放了數十條船隻,免得船隻不足而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權貴富商的家中,自然有屬於自己的船隻,所有這些備用的船隻是給那些做小本生意的商人們準備的。
為了掌控這些船隻,小正太還招收了不少精通水性的人來碼頭工作,只要能夠按規定交納稅租,其餘賺的外快都歸他們個人所得。
所以,這些船伕們一個個如同打了雞血一般,對待往來的商人們那叫一個熱情,恨不得晚上都不休息。
隨著行走水路的客商們越來越多,這些負者擺渡的船伕們根本就不用擔心沒有活會清閒下來。
每天都會在空暇之餘都會念叨著晉王殿下的好,若不是他的成全,恐怕他們根本就不會擁有這樣的生活。
憑藉他們生平所會的東西,除了划船打打魚、帶帶路、勉強能夠餬口而已。
可是殿下仁愛,體恤他們的疾苦,一條水路的出現,徹底改變了他們的人生,也帶動了整個長安城的經濟發展。
走了幾次水路,李懷仁終於體會到這條路的好,在面對小正太時,笑容也越發燦爛起來,若不是殿下年紀太小,他真想與殿下共同體會一下女人的美妙。
李府本來就是依靠水路發家,如今這條水路的出現,對於李家來說無疑是如虎添翼。
更何況有殿下當初的承諾,他李家在走這條水路,只需要通報一聲,就無需交納任何的費用。
十年的稅收,細算一下,那也是一個不菲的數字,尤其碼頭上那些負責擺渡的船伕們,都是殿下請求李家幫忙尋找的。
雖然沒有得到皇室的金字招牌,但是李家也被人暗中稱讚為皇室的御用船隊。
這些船伕的工作都是李家安排的,所以為李家出力,絕對不會有任何的怨言,也不會收取一文錢的報酬,全當是感恩。
尤其水師提督吳長旭府中出了大事,現在大唐之中依靠水路的唯有李府,以往吳長旭佔據大唐水路的半壁江山。
可是現在,大傢伙的心中都有數,這個天下終究還是姓李的,絕對不會落入外姓之人的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