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終,極為滿意的端看起來。
在這一刻,她由衷的想謝謝秦夫人。
秦夫人,為了彰顯自己的氣度與寬宏,仁厚,給原主請了兩位十分出色的老師。而原主,為了能博取祖母,嫡母的關心,父親的關注,用盡力氣心神的去學習,吸收,成就自己大坪鎮才女之名。
對於秦夫人的大度,寬容,原主心懷無限感激,倍加努力。但接收了原主所有記憶的她,並不覺得秦夫人對原主的寬容與培養是好意。
一個不受父親待見的小庶女,一個招長輩厭棄的小可憐,身為當家祖母,你便是不管,不理她,都沒人會說不對。
然而,秦夫人卻承受著來自婆母的埋怨,丈夫的不渝,堅持給這樣的小庶女請西席,請繡師。
如果,她沒有全部的原主記憶,她可能會覺得,秦夫人不過是用原主來成就自己賢惠,大氣,寬厚之名,不過是想利用原主來感化不待見自己的丈夫。
但,完整接收了原主記憶的她,別說沒感覺到好意,還感覺到了滿滿的惡意。
就先說這讀書識字與女紅。
讀書識字沒錯,學得好也沒錯,但在女人堆裡,一個比嫡女還出挑的庶女絕對不會惹人喜歡,至少,在秦家那個圈子裡,嫡出小姐們絕對不會對一個庶出,還站到嫡姐頭上去的庶女有好感,更沒有那個同樣身份的女孩願意與之站在一塊來貶低自己。
而身為當家祖母的那些,就更不會為自己的兒子娶一個不受長輩,父親待見的庶女為正妻,更不會納這樣的女子為妾。
為妻,她不夠格,也不值得,為妾,很容易搶了正牌妻子的風頭,造成家宅不寧,影響兩姓之好。
至於男人堆裡,看得上才華的,能娶她為正房的,這家裡條件一定不好,貧賤夫妻百事哀,早晚她會明白什麼是現實,而只願納妾的,定有一天失去對她才華的欣賞,因為,這樣的人選擇太多,遲早,她都會成為過去。
當讀書識字這一點上,秦夫人就已經將她的未來堵死了,更不要說女紅。
女紅,只要是有條件的女子都必須學,大家士族要名氣,百姓人家要生活。
如果,她生在大家士族裡,出色的女紅能為她個人添彩,能為她的婚姻增添趣味,如果,她出生農家,小戶,自然會明白好手藝能飽她三餐不歇。
偏,她出身在了偏僻小鎮裡的員外家,雖被下頭人刁難,但不至於時刻恐懼生活,習得一手巧活,原主從未想過依靠它來生活,學了還不如沒學,比雞肋還不如。
在她看來,從一開始,秦夫人就為原主做了兩手準備,一手是讓生活壓垮她,另一手是讓感情打垮她。
然,出乎秦夫人預料的,自己親自教導的女兒不爭氣,連個庶女都比不過,攀附秦家生活的侄兒更是蒙了心,只看重外表。
於是,才會有李江的出場機會。
秦夫人,在秦望舒這盤棋上,她可以說是絕對的贏家,讓人送去的戶籍也成為了壓垮原主的最後一根稻草,讓原主,就是到死的時候都對她充滿感激。
她,不是原主,便是深刻感受到了來自秦家的惡意,她也理智的讓自己置身事外,若是秦家不來找她,她不會主動對他們做什麼。
同樣的,她不是原主,從不覺得女子的女紅不能現於丈夫,兒孫之外的人面前,自然不會排斥用女紅掙錢。
而想要足夠引人,更想賣個好價錢不止有創意,有新意,還得有能夠支援她創意,新意的手藝。
所以,在女紅這點上,她是真心想謝謝秦夫人的,若不是她想要名氣,多此一舉的給原主請繡師,哪裡有現在撿便宜的她。
心思收攏,看滿意了的秦望舒停筆洗手,回來時手裡抓著薄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