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闋一拐的,麻子媳婦撲向人群裡的麻子娘,而同樣一臉憔悴,瘦得彷彿風一吹就會倒的許老八媳婦嚎啕著“爹,娘,你們總算是來了,你們總算是來了~在不來,媳婦就要見不到你們二老了~”
事情是怎麼回事,秦望舒多少能估摸一二,不過,猜到卻不代表她不想聽聽細節:“先將東西放下來”
不管怎麼樣,地方到了,背上揹著的也確實重,想知道什麼也得先將這些放下。
頓時,大家連忙進帳篷。
時隔兩個來月,江邊又與山澗不同,風不大卻總有,帳篷瞧著有些破敗了卻又不算太壞,可一進帳篷,空空如也的內裡就讓人心慌了。
這根本就不像住過人的,什麼都沒有,就是那時她們來買的陶鍋,盆缸都沒有了。
“老四媳婦?”李婆子第一時間看向秦望舒。
“先放東西”丟下小黑,豈自放下自己揹著的,她轉手幫著李小姑,然後對李小姑道:“小夏,你帶四郎他們在門口玩著”
見她如此,老財爺爺也讓自家的孩子跟著出帳篷,楊家與林家,自然的跟著吩咐。
而秦望舒,待所有人都放下揹簍,揹包,幾家的孩子都出了帳篷,與跟老財爺爺說的一樣的簡短一句出口。
聞言,李婆子差點沒暈倒。
伸手,秦望舒將她扶了個正著。
轉頭,她一臉絕望:“徵兵時,咱可是添了銀子的”
徵兵是強制性的,但對於不想參軍的人來說,也不是沒有辦法。
十兩,一個人只要繳納十兩人頭,這兵就不用去了。
當然,這十年銀子只管一次,而不是永遠。
雖然,原主沒有朝廷徵兵之類的記憶,但以老李家的人數就證明,老李家是用了銀子的。
事實上,村裡大多人家都用了銀子,所以,他們才會這麼窮。
而他們之所以會這麼捨得,那是因為身處位置不算邊境卻與邊境及近,在沒見過戰爭的可怕摸樣前,就先聽說了戰爭的殘酷,讓他們相比身處國家心肺安樂之地的人門更加珍惜人口,再在經歷了前年的戰亂後,更是恐懼戰爭。
緊緊抓上婆婆的手,秦望舒肯定道:“他們不會有事的,娘,他們一定不會有事的”
接到小兒媳婦的暗示,李婆子慢慢平靜了下來,然而,就在這時,張氏卻幽幽開口:“弟妹沒瞧過那景象,自然會這麼想”
“那二嫂要讓我們怎麼想,是想他們不得好死,還是想他們已經死了?”衝動的,揪緊了心的李大姑怒問出聲。
弟妹沒瞧見過,她卻瞧見過,是想讓她怎麼想?
被大姑姐這麼一懟,張氏滿腹委屈的底下頭:“是我不會說話,她大姑,你別與我計較”
“你是我二嫂,我怎麼能與你計較,怎麼敢與你計較?”豆大的淚珠掉落,李大姑強忍著扇自個二嫂兩巴掌的衝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