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五後。
十五年來,北國國泰民安,和鄰國也沒有什麼衝突,一切欣欣向榮,但前段時間,女帝風無心卻突然決定,要將皇位傳給蕭統。
一石驚千瀾,引發了秦北兩國朝野的爭議,兩國在爭議的時候,更有前瞻性的朝臣開始進諫提議秦北合併,此議正中風無心下懷,她順手推舟開了朝會,由兩派朝臣爭論。
“秦北兩國聯姻多年,就秦國皇帝即是我北國太女,兩國合併,利國利民,有何不可?”
支援合併的一派從國民利益出發,據理發言。
“荒唐,勿問國恥,二十五年前,我北國十幾萬將士葬於秦國之手,你現在說利國利民?”
反對派恥笑了一聲,將支援派都嗆住了,朝堂中的氣氛突然一凝,以先輩的犧牲來衡量,令人無法反駁。
十幾萬的亡魂,誰能反駁?
“幾位大人也無需用什麼大義來壓老夫,老夫只知千萬將士去而不返,老夫一天不死,就會反對這個提議!”
反對派為首的是一個老將軍,他就是當年秦北將軍留下了的一員,後為風無心重用,但歷來抵制秦國。
而支援一派都是年輕人,一時沉默了一會。
那支援派大臣沉默了一會,風無心正想說話,他突然跪了下來。
“臣在此為我北國萬千亡魂致歉,但臣以為,將士們的犧牲是為了守護我北國,不是為了引起新的戰爭,如今秦北合併,兩國再也不必為從前的爭端犧牲新的將士,將軍反北,某深表理解。”
“但將軍和萬千亡魂,難道不想看到昔日將士的家人和後代過上安居樂業的生活嗎?”
“我等如今在朝堂上大相徑庭,不也是為了我北國萬千百姓嗎?讓百姓們能免於一戰的紛擾,為何不為?”
支援派大臣心思一轉,說出了風無心想說的話,也打動了一些誠心為民的反對派大臣。
見反對派沉默了下來,支援派瞄準時機、趁機直追,最後以家國大義勉強說服了反對派,但反對派妥協的結果是,為首的老將軍主動告老還鄉。
“陛下,臣已老矣,這烏紗帽,應讓給更加有能力的人。”
老將軍突然跪了下來,在眾人震驚的眼光下摘下了烏紗帽。
“成老將軍,你又何必?”
風無心從龍椅上站了起來,她知道老將軍已經認可了秦北合併,但他始終過不了心中那關。
因為心中沉甸甸放不下的,是十幾萬戰友的骸骨。
“求陛下成全!”
老將軍深深一拜,他可以為江山社稷同意,但不能為死去的戰友同意,只有這頂烏紗帽,以祭戰友亡魂。
“老將軍高義。”
風無心從高高的龍椅上走下來,深深地回以一拜,接過了他手中的烏紗帽。
秦北合併,北國朝野已經全面同意,秦國朝中反對的呼聲也很小,兩國由此同意秦北合併為華國,蕭統為帝,擇京都於昔日陳國國都,改名元京,即日起修繕皇宮,遷都完成之時便是登基之日。
“終於要統一中原了。”
秦國皇宮,皇帝書房,蕭統放下了手中的筆,由衷地感嘆了一句。
“女帝陛下也終於得償所願了。”
蕭鈺從她身後走了出來,將一個精緻的食盒放到了她面前。
“這是?”
看到熟悉的雕花,蕭統突然眼前一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