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們來得太慢了。”
“我們的陣地距離城區只有不到1公里,你們居然需要15分鐘才能到?”
“組織度太差,甚至可能連基層指揮都有問題。”
“這種水平,你們想要在戰鬥中成長、想要做大做強是沒有可能的。”
“多練練吧,別的都不重要,至少要先讓你的隊員學會用最快的速度執行命令!”
站在姍姍來遲的蘇海爾面前,陳沉的這幾句話說得頗有幾分怨氣。
但事實上,這也不能怪他。
因為就在剛剛的戰鬥中,東風兵團付出了減員三人、輕傷10人的代價。
如果不是防護裝備遠超敵方,再加上有後方持續的、不計代價的火力支援,預期的傷亡甚至有可能更大。
這口鍋完全可以扣到蘇海爾的頭上,而且必須扣到他頭上。
如果雙方的職能交換,由東風兵團來負責城內治安的話,在發現敵軍數量超預期、且持有火箭炮一類重武器的第一時間,陳沉就會立刻放棄治安維持工作,轉向支援老虎兵團!
這種戰場抉擇和戰機把握,就是衡量一個指揮員真實能力的最直觀的標準。
而顯然,蘇海爾沒有做到。
聽到陳沉的話,蘇海爾緩緩點頭,嘆了口氣說道:
“這是我的問題。”
“你知道,塔布卡城內的那些人,他們都是.我的同胞。”
“我沒辦法那麼輕易地選擇放棄他們,尤其是知道你們能扛住的情況下.”
“你永遠不能去做這種假設。”
陳沉嚴肅搖頭,繼續說道:
“如果我們沒抗住呢?如果我們撤了呢?”
“到那個時候,整個塔布卡城都會進入不設防的狀態,城裡的所有居民都是他們的人質,而你們不僅僅是投鼠忌器,甚至還會被恐慌的民眾連累。”
“分清楚輕重緩急吧,如果伱還想跟我們進一步合作,我希望這種事情不要再發生。”
“要不然,我們就各幹各的,我也好提前做好預案!”
“不會有下一次了。”
蘇海爾保證道。
話一出口,他自己其實也覺得有點荒誕。
自己好歹是敘利亞政府軍中鼎鼎有名的少壯派軍官,甚至被寄以厚望。
但在你面前,我怎麼就跟個小學生一樣?
不過這也沒辦法,人家打了勝仗,還是不可思議的勝仗,你還有什麼說的?
30人阻擊兩百人,殲敵過百,摧毀了大量敵方重武器,己方傷亡區區13,並且只有1人陣亡。
還是陣地戰,不是佔盡優勢的特種作戰!
這種描述拿出去講,那就是妥妥能上教科書的經典戰例,你能不服氣嗎?
所以,不管陳沉的話說得有多重,他也只能受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