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天清早,東風兵團一行11人跟隨領隊上山。
石大凱沒有跟上,因為計劃已經確定了,他要留下來處理SSSG。
陳沉不知道他會用什麼方法,事實上,石大凱根本也沒有跟他商量。
對方就是打算把資訊隔離做到極致,如果到時候真出了什麼問題,他就直接切割,一口咬定與東風集團無關。
這樣一來,至少在形式上不存在重大漏洞,後續要是涉及所謂的ZZ敏感事項,也不會搞得大家毫無退路。
他是這麼想的,陳沉也只能接受。
小隊裡的每一個人其實都在冒險,不存在誰冒的險更大這一說。
只有李幫對石大凱表示不理解。
他覺得這種事情應該他去幹,畢竟石大凱是二把手,萬一死了就太虧了。
石大凱用一句話就把他堵了回去。
“你要是去了,我保不住沉船。”
於是,小隊的最終人員安排就此敲定。
陳沉帶隊一路跋涉,隨著海拔逐漸升高,他的呼吸也越來越急促。
但結合運動量和體能消耗的比例來看,當前的狀況還相當健康。
這具身體的強度和適應性確實很強,從剛穿越那一天陳沉就知道了。
而再看其他人,除了林河、李幫以外,所有隊員都是經過精心選拔的,全部都有過高原服役、甚至是高原作戰的經驗。
他們應付起來可以說是遊刃有餘,其中有幾個甚至連大氣都不帶喘的。
走了半個小時,眾人已經接近了半山腰的位置。
在往上雖然還不是無人區,但遊客和設施的數量卻開始斷崖式地下降。
那就是東風兵團要去的地方。
陳沉幾步衝到前面,站定後會看排成一排的小隊成員呢,隨後迅速做出了安排。
體力好的繼續衝頂,體力相對差的就留在山腰3000米海拔一線佈防。
他們已經獲得了目標所在的大致區域,立體控制範圍其實不超過600米,11個人埋伏住,基本是夠的。
陳沉是要登頂的那一個,李幫當然也要跟上。
兩人藉助昨天繪製的地圖確認了方向,沿著已經成熟的登頂路線繼續往上,並在嚮導的帶領下偏出住路線,開始尋找隱蔽點。
在他們的控制區內總共有12座各型別旅遊功能建築,戰鬥一定會發生在這12座建築之內。
海拔上升到4000米之後,整個世界都變了。
大風,揚雪,超低的氣溫,鬆軟的地面,甚至在二月這個時間點,還有不少層壓凝實的堅冰,如果不小心踩上去,一步踏空,那就是萬丈深淵。
從1000米上升到2000米,他們只用了半個小時,因為那一段路還坡度還相對平緩。
但從2000米上升到4000米,他們足足花了7個小時。
等終於找到合適的隱蔽位置之後,陳沉感覺自己的體力幾乎已經完全被榨乾了。
“.還好這次把負重留給了氧氣面罩。”
“這環境要是沒有氧氣,別說作戰,行動都很困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