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兩隊,北側藍牆廢墟後面。”
“圍過去,幹掉他們,這場仗就算結束了。”
“楊樹,封住他們的撤退路線,露頭就打,不用省子彈。”
“我們沒多少時間了,他們也沒有多少時間了,這是最後的五分鐘!”
“撐住。”
“我們可能走不掉,但絕對不能讓他們走掉!”
“明白!”
耳機裡傳來斷斷續續的回覆聲,陳沉靠在矮牆後面,手裡拿著的是從死去敵人的屍體上摸來的HK416。
他的子彈早就已經全部打完,現在手裡的全部彈藥,就只有剛剛撿到的兩個彈匣。
戰爭的殘酷在這一個狹小的社群裡展露無遺,明明是遠近火力交織、地空火力協同的現代戰爭,但在烈度無限拉昇的情況下,最終也滑向了最單純、最簡單直接的“人數交換”這個方向。
就在過去的15分鐘裡,提前趕到的第一批100多人的支援部隊用他們的命換掉了空中剩餘的4架黑鷹直升機。
而所謂的“換掉”,並不是指用導彈、火箭彈打掉,只是單純的用自己的命,去耗光了對方的彈藥。
如果是一次正常的攻城戰,支援部隊這樣的策略絕對不可能起到任何作用。
原因很簡單。
能掏出一個直升機空突編組的國家,會掏不出第二個嗎?
——
但,這不是一次正常的攻城戰。
因為敘利亞在邊境線上發起的瘋狂進攻,土耳其駐紮在吉利斯的空軍和陸航部隊已經被嚴重牽制。
大量直升機、戰鬥機被派往邊境線上其他區域,去對那些區域上正在大肆綜合的敘利亞政府軍進行空中打擊。
於是,可笑的情況就這樣發生了。
土方真的沒辦法在短時間內拉出一支可供輪換的直升機攻擊小組來,在4架黑鷹返航後,他們至少要在1個小時後才能完成補給、重返戰場!
空中優勢的喪失讓土方的地面部隊瞬間失去了最大的倚仗,他們不得不加緊調集裝甲部隊,向社群方向靠攏。
然而,阿扎茲城內的情況是複雜的。
駐守在這裡的1萬敘利亞政府軍確實被打敗了、被打散了,可他們沒有被打死。
數千人、數千把槍、數百發各型火箭彈、反坦克導彈、數十門無後坐力炮分散在整個城區內,你永遠不知道從哪個角落裡會鑽出一發炮彈,把你的履帶打斷、把你的裝甲打穿。
所以,進城之後的裝甲部隊行動極為遲緩,指揮排程也完全失序。
這並不是一線指揮員的責任,事實上,除了少部分需要按計劃配合步兵推進的裝甲單位之外,這裡的大部分坦克,本來應該是要繞過已經被“攻佔”的阿扎茲,繼續向阿勒頗前進的.
再加上阿勒頗城緊急趕到的最後一個炮兵營遠端火力的壓制,土方裝甲部隊的作用,已經被削弱到了極限。
他們只能冒險使用大量步兵進行穿插突襲,試圖在斬首小隊被全殲之前完成支援。
而他們第一批趕到的步兵,則正好跟敘利亞政府軍第二批趕到的精銳老兵撞在了一起。
60對300,敘利亞方几乎全軍覆沒。
但,他們也同樣咬死了敵方的60人,拖延了整整15分鐘的時間。
以社群為中心,縱橫交錯的街道上已經堆滿了屍體。
敘利亞政府軍計程車兵們甚至開始直接用戰友和敵人的屍體來構築街壘,而當子彈穿過那些人體沙包時,飛濺起來的血肉碎末,也模糊了他們的視線。
血腥味壓過了戰場硝煙的氣味,讓人聞之幾欲作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