炸船這事兒聽起來不靠譜,但陳沉在仔細想過之後卻發現,這的確已經是己方能夠使用的最靠譜的方案了。
實際上,這次作戰行動是有幾個前提條件的。
第一,東風兵團並不是專業的VBSS隊伍,並不能保證行動過程的“流暢性”。
第二,東方兵團要儘可能保證無辜船員的存活,同時又要保證儘可能殺傷jd分子。
第三,jd分子有武器,他們會殺平民。
在這三個前提條件之下,東風兵團所面臨的,其實是陳沉前世曾經從別的文學作品裡看到過的、經典的“審判日”號困境。
那些被“潛在劫持”的船員就是東風兵團要取回的“資料”,而jd分子,就是他們要幹掉的“ETO組織”。
無論採取任何種類的常規行動,東風兵團都不可能保證船員的安全,因為現實不是美國大片。
他不是金髮碧眼的離婚退休老兵,更沒有一個英姿颯爽、會剪刀腿的p友,沒有光頭的身高兩米的肌肉猛男隊友、沒有膽小怕事且碎嘴子的少數族裔駭客。
他沒可能穿著潛水服用鐳射刀從船底切開一個大洞潛入艙室,沒可能一路用丟飛刀和秀拳腳的方式跟自己的隊友“比賽”,更沒可能在殺到最後一個boss時對他說一句“我找你很久了”然後丟下槍大打出手,最後在p友或者家人的鼓勵下完成反殺,撂下一句“we finally did it”後揚長而去。
現實很可能是,在他們到達甲板的第一時間就被潛伏的警衛發現,隨後jd分子迅速控制所有人質,躲進複雜的船艙裡跟東風兵團對槍,並依賴絕對無所顧忌也不怕死的心態,一點一點把東風兵團的所有人磨死。
所以,在這種情況下,選擇更“極端”的方案是很理智的思路。
什麼?你說炸船有可能造成平民傷亡?
別鬧了,難道標準的VBSS戰術就沒有這種可能了嗎?
啊?你說炸船的成功率並不高,有可能會因為提前暴露而任務失敗?
那直接上船不是更容易暴露?
哦,你說炸船可能被視為恐怖活動?
別鬧了,一支傭兵在沒有獲得任何官方勢力背書的情況下對貨船進行VBSS作戰,本來就已經夠敏感了
所以綜合來說,這兩個方案的“潛在成本”是完全處於同一個水平線的。
但有腦子的人都能看出來,炸船的方案,安全性要比標準VBSS高太多了
所以,陳沉幾乎是毫不猶豫地透過了巴克的方案。
而在方案確定之後,他們的訓練重點也開始發生了變化。
與此同時,陳沉向小魚提出了更新裝備的需求,幾個小時之後,一批“定製化裝備”迅速就位,送到了蘇拉威西北部的萬鴉老。
其中包括一艘荷蘭SIMA產的中型海上交通船,兩艘U型電動橡皮艇,一批C4炸藥,以及提前設定好的消聲器、引爆裝置、水肺和水下通訊系統。
不過當然,一切涉及“潛水”的裝備都是為了有備無患,在非必要的情況下陳沉根本就不打算用上。
畢竟,他們的計劃已經簡化到極致了。
獲取貨船預定航線,交通船帶橡皮艇到航線附近潛伏等待,發現貨船後趁夜色追擊靠近,靠幫後在水線下多個水密艙部署炸彈,炸船使貨船側傾,迫使jd分子撤離。
然後,是抓捕還是擊斃,那就是陳沉說了算了
10個小時之後,所有準備工作全部就緒,東風兵團12、外加巴克一人乘坐小型飛機飛往萬鴉老,這一次,他們甚至連安檢都不用走了。
槍械、爆炸物、電子裝置全部上了飛機,近一個小時之後,飛機在萬鴉老降落,陳沉帶隊抵達碼頭,見到了早就已經準備就緒的船隻。
“磁鐵準備好了嗎?”
一見到裝備,巴克立刻開口問道。
“準備好了,包含在引爆裝置包裡,全部都是預製品,上手直接可以用。”
“拿出來看看。”
聽到他的話,陳沉立刻指揮李幫開始拆包,而很快,總共8個預製引爆裝置便一字排開在了眾人面前。
巴克逐一檢查,隨後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