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天之後,就在東風兵團全員到達,並開始在蘇海爾的配合下開始進行適應性訓練的同時,俘虜交接計劃正式啟動。
按照敘利亞政府與自由軍、或者更準確的說,是與北約的談判結果,他們將一次性釋放包括24 STS隊員、軍情六處特工、以及最近被抓獲的莫里斯在內的所有指定人員。
這顯然是一個相當“寬鬆”的交易條件,甚至從某種意義上說,寬鬆得有點過分了。
如果是按照陳沉的建議,敘利亞政府至少應該把俘虜分成三批,每交換一批,就找北約要一點好處,同時也能繼續拖延,拉長己方的準備時間。
但,敘利亞政府既然已經做出了自己的選擇,他也不可能盲目地去插手。
因為事實上,哪怕他已經深度參與了敘利亞戰事,但對全域性的把控仍然是比不上敘利亞官方的。
或許,一些看上去相當愚蠢的決策,其實也有其不得不選擇的道理。
坐在臨時作戰指揮室裡,蘇海爾一邊在作戰地圖上指指點點,一邊介紹著俘虜交接現場的情況。
“.按照雙方共同達成的協議,我們將在泰勒裡法特西北部6公里的無人區完成交接。”
“交接正式開始前,我方將提前佈置炮兵瞄準預定交接區域,並進行一輪試射。”
“交接開始後,我們的人員會在釋放俘虜後向泰勒裡法特方向撤離,而對方則必須在交接區域我們限定的範圍內等待。”
“如果對方有任何跨越限定區域提前撤離的意圖,我們將使用密集炮火覆蓋交接區域,炸死所有俘虜和對方交接人員。”
“只有我們的人員順利撤離到泰勒裡法特,發出指令訊號之後,他們才可以離開。”
“這樣做可以最大限度地保證我方安全,同樣的,也是保證雙方交易條件順利達成的必要措施。”
話音落下,作戰指揮室裡的眾人紛紛點頭,但坐在角落裡的陳沉卻不由得有些疑惑。
安全是安全了,可如果按照這個計劃,敘利亞官方的利益根本沒辦法得到保障啊!
俘虜交出去了,自己人撤回來了,然後呢?
他們要的東西到手了,但你們要的東西呢?
想到這裡,他忍不住開口問道:
“這個交接計劃對自由軍沒有任何約束力,他們完全可以在俘虜到手後撕毀前期達成的協議,你不瞭解自由軍,難道還不瞭解美國人嗎?”
“你們要的停火協議根本就沒有被執行的可能,你們這麼做,跟直接釋放俘虜有什麼區別?”
“有區別。”
蘇海爾搖了搖頭,解釋道:
“我們會全程直播交接過程。”
“你在開玩笑嗎?!美國怎麼可能讓你們公開直播?”
“事實上,他們已經公開了24 STS在敘利亞的任務細節——就在昨天。”
“他們瘋了?”
陳沉大驚失色,這兩天他一直忙著訓練,確實沒顧得上去管所謂“國際形勢的變化”。
這才幾天時間,自己的對手居然就已經做出了這麼一個重大的決策?
承認24 STS進入了敘利亞、承認24 STS被俘,這可不僅僅是“承認特種部隊作戰失利”那麼簡單。
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甚至可以看做是繼安德里亞死亡後,美國在中東的第二次重大戰略失敗。
理論上說,他們應該不計代價地封鎖訊息才對——這不正式他們積極推動敘利亞官方釋放俘虜的目的嗎?
看著陳沉疑惑的神情,蘇海爾鄭重點頭,隨後說道:
“他們確實已經公開了24 STS的行動細節。”
“但是,他們並沒有將目標指向我們。”
“按照他們的說法,24 STS執行的僅僅是一次常規反恐行動,他們只不過是因為敘利亞局勢的變化,恰好捲入了政府軍與叛軍的衝突中。”
“說白了,這是USAGM與美軍方的一次內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