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坎已經失守,我們再去支援已經沒有意義了。”
“現在我們唯一能做的,就是一路殺到老街,把撣邦軍的補給線全部打爛。”
“靠我們是不足以跟他們正面對抗的,只有八莫的守軍開過來,我們才有機會反敗為勝。”
“我們要做的就是為八莫的第四旅團創造機會,拖慢撣邦軍的進攻速度。”
“所以,沒什麼好說的了,隊伍立刻開拔,沿臘戍木姐公路向南,繞後偷襲,攻佔老街!”
“明白!”
克欽軍木姐臨時指揮部內,剛剛從謬迪附近趕來的哥吳古眉頭緊皺地看著作戰地圖,一邊快速下達著命令。
事實上,他對南坎的“陷落”並非毫無準備,恰恰相反,在到達木姐的第一時間,他就已經做好了放棄南坎的準備。
也正是因此,他才會把大量兵力和裝備調集到木姐,反而只給南坎留下了兩輛坦克、4輛脆弱的裝甲車。
他知道,撣邦軍——或者說東風兵團,絕對不可能按常理出牌。
自己雖然跟對方交手不多,但對他們的戰例的研究卻絕對不算少。
他們怎麼可能按部就班地沿著公路打過來,怎麼可能如己方所想的一樣去打一場所謂的攻堅戰?
他們本身就是特種作戰出身,出奇制勝才是他們慣用的手段。
所以,南坎是一定會被首先打下的,而木姐對他們來說,反倒是一枚可有可無的棋子。
但即使這樣他也沒有想到,南坎居然會敗得這麼快。
快到己方完全來不及支援,快到對方哪怕想用圍點打援的戰術,也根本用不出來的程度!
到底是敵人太強,還是己方太弱?
這個問題縈繞在哥吳古的心裡,一時間也沒有一個明確的答案。
不過,想到那場發生在叢林裡的纏鬥,至少他對東風兵團的戰力是完全認可的。
人數處於全面劣勢、裝備處於全面劣勢、甚至連情報都處於全面劣勢的情況下,他們居然還能拖延到北邊的支援到來、拖延到局勢徹底反轉,這如果都不能稱之為“勁旅”,那這個世界上,恐怕也就真的沒有勁旅了。
所以,要想打敗對方,要想在撣邦軍手裡佔到便宜,正面衝突是不可取的。
投機取巧、拖延時間、等待支援,這才是一套必勝的組合拳。
是的,東風兵團必定也會對補給線做好防守,甚至他們可能已經預料到了己方的突襲。
但即便如此,他們也不可能有太多花裡胡哨的應對手段。
這種情況下,誰的速度快,誰就能佔據優勢;誰的裝備好,誰就能拿下果敢!
恰好,己方確實可以做到速度更快、裝備更好。
撣邦軍的主力已經打到南坎了,想要回防,他們至少需要4個小時的時間。
這也就意味著,4個小時內,己方只要全殲對方的留守力量,就能讓戰場局勢瞬間改變!
想到這裡,哥吳古沒有猶豫,而是立刻走出指揮部,登上了自己的指揮車。
所有裝備都已經打包完畢,部隊也做好了開拔準備。
哥吳古一聲令下,人數超過1500人的守軍立刻有條不紊地動了起來。
——
雖然聽上去很簡單,可實際上,他的佈置並沒有那麼“直白”。
不是一股腦地把隊伍拉過去,而是在留下一支兩百人的小隊防守木姐、拖慢撣邦軍機動速度的情況下,將整個隊伍分成偵察、火力、支援三個部分,以梯次序列機動,抹除路徑上所有可能遇襲的風險!
而事實證明,他的策略也的確產生了奇效。
隊伍行進到105高地時,他們遭受了第一次襲擊。
一支兩百人的輕步兵小隊試圖用火箭筒、迫擊炮對他們的車隊進行打擊,但他們的行蹤很快被前出的偵察組發現,還沒等他們發起進攻,後方的火力組便用一輪密集的炮火教會了他們做人!
炮聲隆隆下,襲擊者沒能造成任何傷害便四散而逃,而在障礙被清空之後,車隊又派出偵察組再次進行了一輪火力偵察,才指引後方主力部隊繼續前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