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放心,暗衛已將小王爺送離京城。”海公公回道:“鄉野偏僻,又有暗衛守衛,十年內小王爺絕無可能回來。”
“那便好。”帝王將茶盞擱下,沉聲吩咐:“再派一撥人過去,朕希望他永遠不要回來。”
“是,陛下。”
言畢,帝王執起書本,繼續翻閱上邊的道法記錄,“世人皆說修道成仙,但真正能做到心無旁騖,一心向道的又有多少?”
聞言,海公公抿了抿唇,他有些想勸帝王留下皇嗣,可現下情形,留下皇嗣,又有何用?
海公公更想說的是獻祭的事,在他看來,陛下若是做成此事,天下必會大亂,戰火紛爭,民不聊生。
陛下會遺臭萬年,而非名垂青史。
如此做真的值得嗎?
帝王看了眼海公公,心知他所想,“勿要想太多,陪朕做好此事。”
“是。”海公公紅了眼睛,語氣略帶哽咽的應下。
起碼……起碼陛下還肯讓他陪著,而不是讓他出宮還鄉。
他,也滿足了。
晃眼而過,場景轉換。
帝王和眾名道士,以及大將軍和公公站在高臺上。高臺下,是邊排列整齊,嚴陣以待的的將軍士兵。
兵將們手中拿著匕首,長槍插在了右手邊的地上,他們單膝跪在地上,“我等必誓死守衛重地!”
話落,他們手中的匕首猛地捅進自己心臟,以半跪的姿勢失去生命的氣息。
帝王的眸子動了動,眼眶微紅,他輕抬頭,看向石室的頂部。
在這上邊,處死了無數的工匠,他們的怨念在地室入口邊緣日日徘徊。
千根驅邪避祟的明黃龍燭,立在各個道路的兩旁,日日燃燒,經久不息。
千名陽年陽月陽日的男童,他們的屍油就是製作的材料,他們的魂魄被禁錮在明黃火燭上,承受煅燒之痛楚,不得解脫。
帝王低頭,輕整理了番威嚴華貴的龍袍,轉身朝石門走去,道士們跟上。
帝王抿著唇,凌厲的眸子裡潤滿哀傷,壓抑鑽心的痛,卻沒有一絲一毫的動搖。
此情此景,此罪此孽,雖是痛心,但不後悔。
永不會悔。
不知走了多久,不知進入了多少個石門,也不知走出了多少個石門,更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忠心耿耿的將士。
平日威嚴的帝王,眼角溼潤,“殊卿可有悔?”
他旁邊的大將軍早已落下熱淚,雖說男兒有淚不輕彈,但他終是落了淚。
大將軍一抹淚水,語氣顫抖道:“陛下不悔,臣便不悔。”
若陛下您後悔,臣便帶您離開這祭壇。
不管世間言語如何,不論天地如何唾棄,窮極一生護您安然。
帝王嘆了口氣,“朕後悔了。”
傷及的無辜性命,實在是太多了。
“陛下,臣等是自願的,您無需自責。”大將軍忙道,他只怕良心的譴責,會使帝王夜不能寐,會折磨帝王無數日夜。
帝王按了按眉心,“走吧,免得誤了時辰。”
“滴答——”
水滴落地,音質清脆,在靜謐的隧道內尤為清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