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且神醫華佗言明,任何人都可以學,你們都是我的弟子。
然後就是訓練,在千字文沒有認全之前,每日都是訓練。
騎兵科的學生倒是有矮馬可以騎乘,還要親自洗刷。
關平也請來了經驗豐富的馬伕,來給這些人講解。
馬鐵雖然自認為從小在馬背上長大,對戰馬也頗多瞭解,但是洗刷馬匹以及餵養都不是他親自做的。
許多時日下來親自操作,也是覺得學到了許多。
工兵科還要學會鍛造。
弩兵科,也是被細分為弓兵以及弩兵兩個分支。
南方良弩用的是荊州衡山木材,江東鐘山的銅材。
關平甚至在黃月英耳邊提有沒有連弩,就是一次可以射好多箭矢的弩。
甚至為了入蜀的山道做準備,問問能不能改造一下運車,節省人力物力。
其實也就是木牛流馬這玩意。
關平只會設計獨輪車,頂多在給獨輪車加個風帆助力。
但是木牛流馬這玩意,他一直好奇的很,真不會做,畢竟沒有流傳下來。
作為工兵科的老師,黃月英表示記住了。
在與諸葛亮的通訊當中,說了這些事,表示自己雖然有些累,但還是很開心,覺得自己也是個有用之身。
至於諸葛果兒在學校內混在各科老師身邊學習,也是很開心。
諸葛軍師則是回信表示我最近閒來無事,要來講武堂看你,幫你一起分擔。
並且在心中暗暗下定決心,一定要讓自己的妻子懷孕,這樣她就可以歇息許久了。
免得關平總是讓自己的妻子如此操勞,自己累可以,但是媳婦累,絕對不行!
他甚至還在想著在學校推行新版八陣圖,用於將來北上中原的時候,以步敵騎。
到時候揮兵北上,必定會遇到曹軍的大規模騎兵,一定會壓力劇增。
畢竟在荊州,江河和水網密集,作戰都是水陸聯軍。
可無論是入蜀還是北上中原,皆是步騎對抗。
八陣不是諸葛亮獨創,以前就有的,他只是進行了革新。
孫子八陣有“蘋車之陣”,是利用對敵自隱蔽車,構成防禦體系。
到了東漢,作戰和訓練中普遍使用八陣,車騎將軍竇憲勒以八陣,大破匈奴北單于。
而曹老闆十月閱兵,主要受閱內容也是八陣進退,或者六十四陣。
等到漢末戰亂大起,官軍皆要學習孫、吳兵法六十四軍陣。
六十四陣被稱為乘之,這種陣型更加流行,成為士民素習的專案。
諸葛亮仔細分析了敵我的兵種態勢,儘管關平也設立了騎兵科作為應對。
但短時間內重點必定會是步兵科與弩兵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