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關平,關平的信就到了。”
劉備笑談了一句,接過竹簡。
從布袋子當中取出來,先是看了一眼痕跡,確認無誤,這才解開系子。
“真想不到,我寫的這四個字,竟然能玩出此等花樣來。”
劉備摸著鬍鬚笑道:“孔明,元直,你們倆都瞧瞧。”
諸葛亮徐庶二人分別看了看竹簡上的內容。
原來是關平明著是拿著主公所寫的良善人家的牌匾,與袁家達成協議,讓袁家自願奉獻了五百戶人口。
暗地裡卻是用荊楚講武堂的學生名額以及一百斤蚩尤血作為交換。
當關平差人拿著牌匾巡遊醴陵縣後,才到了袁家。
袁氏族長袁遊為了表示感謝,又說為了幫助州牧匡扶漢室,當眾表示願再奉獻八百戶人口。
關平推辭,雙方也來個了三請三讓,這件事才算是落下帷幕。
袁家得了名聲,還有主公良善人家的四個評語。
醴陵縣縣衙所控制的人口,轉眼就增多了不少。
可謂是雙贏!
其餘那些郡縣的豪族也有動了心的,所以才會藉著當地縣令之手,也想要先人一步,討一個好名聲。
可以說大漢這個年代,大家都喜歡刷名聲,像這種機會,可遇不可求。
尤其是現在劉備他佔據了荊州,成為新一代話事人。
有了他的評語,家族能得到的好處遠比付出的要多。
“此法與孔明在新野時的操作,頗為相似。”徐庶看完後,莞爾一笑。
當初孔明也是把流民編纂,記錄在案,主公麾下的人馬才有機會擴大。
諸葛亮卻是對關平也來了一次三請三讓的舉動,感到有些好笑。
“看來武陵郡的豪強也聞風得到了訊息,想要主公的良善人家的評價。”
諸葛亮這才算是搞清楚了緣由所在。
他隨即又嘆了一口氣,世家豪族傳播訊息的速度,竟然比官方的還要快。
不得不說,這些人的投機手段是有的,否則就不會選擇第一時間獻出戶數。
這種玩意,諸葛亮覺得關平鐵定是不會亂髮一氣,只有先到先得。
接下來就是引誘其餘世家豪族爭相效仿,但是能夠得到好處的只會是少數家族。
“此乃好事。”
徐庶深知世家大族對人口的貪婪。
“確是好事。”諸葛亮接了一句道:
“大漢紛爭已久,齊民編戶很難獨自生存下去,不得不依靠世家大族的庇護。
這些人不斷的在官府的版籍上消失,市場遭到了極大的打擊,如今許多百姓都不在用錢幣購買貨物。
谷帛實物成了交易手段,作為農業莊園經濟的受益者,世家大族就更有底氣了。”
社會經濟遭到了重大破壞,自然經濟的支配地位就得到增強。
商品貨幣之間的關係被嚴重的削弱。
強宗豪右可以在其勢力範圍內,閉門為市。
私人武裝可以保護其勢力下的基業,閉門為生足以維持生活。
若是家中勢力在有一道井鹽,那完全就可以達到真正的自給自足。”
諸葛亮對於荊州的世家還是有一定的瞭解的。